辛弃疾以文为词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例子


辛弃疾以文为词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例子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例子,辛弃疾以文为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发扬苏轼的革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用纵横驰骋的才力、自由放肆的笔调填词,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境地 。
2、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 。
3、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 。
4、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 。
5、抒情主人公具有鲜明的爱国志士 , 民族英雄的特色 。
6、如:《破阵子》中“挑灯看剑”的将军、《水龙吟》中登赏心亭的江南游子 。
7、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廉颇、孙权 , 刘裕等,可以说也是词人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思想性格的体现 。
8、即使是客观景物,也具有活力激情 。
9、词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它们英雄的性格和思想精神 , 如《沁园春》写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
10、2、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情致 , 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
11、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 。
12、豪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
13、3、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范开《稼轩词序》:辛“果何意于歌辞哉,直陶写之具耳 。
14、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 , 随所变态 , 无非可观 。
15、无它,意不在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耳” 。
16、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第一,词换片一般要换景、换意,他不受分片约束,如《破阵子》前九句写军营生活,直贯而下 , 末句来一大转折,感慨现实 。
17、第二,手法上 , 有时大量运用典故,有时又纯粹采取白描 , 不仅能抒情、写景 , 而且能叙事、议论 。
18、第三,语言上,取径甚广,将六经、楚辞、庄子以及古诗中语句,一齐融化在他的词中 。
19、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行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 。
20、如《沁园春》:“况怨无大小 , 生于所爱 ,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
21、又喜欢用通俗的民间俗语 。
22、如“快斟呵,载诗未稳,得酒良佳 。
23、” 。
【辛弃疾以文为词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例子】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