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教资中学考试大纲 威海教资考试时间


威海教资中学考试大纲 威海教资考试时间

文章插图
《综合素质》(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
(五)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
3. 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
4.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
具有布局谋篇,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
三、试卷结构
威海教资中学考试大纲 威海教资考试时间

文章插图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衡山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论语·为政》)
【注释】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
(3)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 。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 。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
3.写作题
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 。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
【威海教资中学考试大纲 威海教资考试时间】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
三、试卷结构
威海教资中学考试大纲 威海教资考试时间

文章插图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 。“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2)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
(2)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
3.简答题
(1)我国中学应贯彻哪些基本的教学原则?
(2)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4.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 。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 ,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 。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李明学习非常用功,平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每逢大考前他就非常紧张、烦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进入考场头脑就一片空白,结果成绩总是不理想 。老师与同学都认为,李明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努力程度不相称 。
问题:
①运用情绪相关知识分析李明同学面临的问题 。
②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