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作用

【水化作用】水化作用是水渗透到岩土体的矿物结晶格架中或水分子附着到可溶性岩石的离子上,使岩石的结构发生微观、细观及宏观的改变 , 减小了岩土体的内聚力 。
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并不重合,是偶极子 。它又有很强的氢键作用 , 故水有特殊的结构 。当盐类溶于水中生成电解质溶液时 , 离子的静电力破坏了原来的水结构,在其周围形成一定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 。
这层水分子的数目称为水化数 。这是一种溶剂化”过程,任何物质的溶解必定伴随有溶剂化,即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氢键、范氏引力、甚至配键与溶剂分子作用产生溶剂化粒子,促进了溶解过程 。许多物质能溶于水,是与水有很强的水化能力分不开的 。水化的概念对于电解质溶液结构的探讨及其性质的理论计算很重要,但它是静电作用的结果 , 与化学结合不同 。有些离子能通过配键与水分子结合 , 形成固定的配位水,如四水合铜离子,可存在于水溶液以至气态和离子晶体中,称为水合离子,其过程为水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