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处|春食红豆益处多:健脾袪湿 营养丰富( 二 )


红豆的药食两用价值 , 自古以来备受关注 。 《神农本草经》称:“赤小豆 , 南方心火之色也;主下水 , 排痈肿脓血 。 ”《本草新编》则认为红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 。
古人还总结出很多食豆疗疾的偏方 , 比如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 , 可以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到食疗作用;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 , 是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仁同煮 , 可治疗腹泻;红豆配连翘和当归煎汤 , 可治疗肝脓肿;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 , 可治疗肠痈等 。
不过 , 刘教授并不建议消费者按照这些偏方自行配“药”服用 。 日常生活中酌情做些薏米红豆粥、红豆汤、红豆沙馅、红豆糖水以及蜂蜜红豆等 , 既简单方便又营养美味 。 红豆是种容易消化吸收的好食物 。 养成常食豆的习惯 , 也能达到强健脾胃、补血养心的效果 。
说到吃红豆 , 很多“科普”文章往往列举出大量禁忌 。 刘教授解释说 , 相当一部分禁忌其实并不可信 。 比如有文章说 , 红豆含大量嘌呤 , 痛风病人不能食用 。 事实上 , 红豆的嘌呤含量中等 , 低于绿豆 , 黄豆和黑豆 。 而且 , 虽然干豆中含有较多嘌呤 , 但做成食物后 , 嘌呤就被稀释了 , 所以红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 , 跟一些蔬菜水果大致相当 。
不过 , 虽然红豆有很多营养 , 但还是要注意适量食用 。 特别是肠胃不好的人 , 因为红豆富含纤维 , 不易消化 , 肠胃不好的人食用后容易胀气 , 造成肠胃不适 , 所以要格外注意控制摄入量 。
存豆防虫蛀
红豆如果保存不当受潮 , 很容易变质或生虫 。 刘少伟教授提醒说 , 保持红豆的新鲜 , 避免红豆变质或虫蛀 , 密封和干燥是关键 。
具体来说 , 可以把红豆放到刷洗干净、充分晾干的饮料瓶里 , 首次放时最好装满 , 越多越实 , 越好 , 然后把盖子拧紧 , 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 每次用完后注意及时拧紧瓶盖 。 这个做法的好处是 , 红豆挤满了瓶子里的整个空间 , 几乎没有多少空气和氧气 , 虫子和虫卵没了合适的生存环境 , 可以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
密封保存的红豆可以保持新鲜 , 避免营养流失 。 除此之外 , 民间有些保存红豆的小窍门也很实用 , 特别是如果居住环境本身相对潮湿 , 借助这些小技巧 , 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红豆生虫的风险 。
比如 , 可以把干辣椒和红豆同时密封在一个容器或塑料袋里 , 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 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潮保鲜;如果把红豆和干净的草木灰混在一起密封保存 , 也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 准备食用的时候 , 用筛子筛去灰 , 洗干净即可 。
不过 , 刘教授提醒消费者 , 尽管红豆保存得当可以放很长时间 , 但建议尽量不要久存 。 特别是隔年的豆子 , 不光很难煮烂 , 营养、口感也会逊色许多 。
有些人习惯把红豆用保鲜袋装起来 , 扎紧口放到冰箱冷冻室里 。 这种做法并不会出现有些网友担心的把红豆冻坏的情况 , 只是没有多大必要 。
如果红豆煮多了吃不完 , 倒是可以冷藏保存 。 刘教授解释说 , 这是因为红豆中营养物质较为丰富 , 如果常温放置 , 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变质 。 冷藏室温度一般恒定在5℃上下 , 既能抑制细菌繁殖、延长保鲜期 , 还能最大限度保持红豆原有的口感 。 不过 , 为了防止营养流失过多 , 最好尽快食用 。
相关链接
“此物最相思”的红豆到底是啥豆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网上很多“科普”文章区分红豆和红小豆时 , 往往拿出王维的这首诗来说事 , 言之凿凿地说赤小豆(红小豆)是只能药用的豆子 , 而诗中的红豆 , 才是可以拿来熬粥煮饭 , 做豆沙包、红豆糕的红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