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文汇报为患者老朱办好出院手续|再创生命奇迹!肺科医院1天完成3台肺移植,刷新纪录

本文转自:文汇报
本文转自:文汇报为患者老朱办好出院手续|再创生命奇迹!肺科医院1天完成3台肺移植,刷新纪录
文章图片
为患者老朱办好出院手续 , 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深深松了一口气 , 这意味着曾在同一天接受肺移植手术的三位患者已全部出院 , 恢复情况良好 。
在所有脏器移植手术中 , 肺移植难度系数非常高 , 由于肺与外界相通相连 , 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易感染 , 肺源的离体时间和移植手术的成败息息相关 , 因此每一例肺移植 , 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本文转自:文汇报为患者老朱办好出院手续|再创生命奇迹!肺科医院1天完成3台肺移植,刷新纪录】能够在同一天开启三台大型器官移植手术 , 离不开医护团队的底气与患者的运气 。 作为上海开展肺移植手术最早的医院之一 , 肺科医院也再度刷新自己的移植纪录 。
病痛反复折磨 , 换肺成唯一希望
老龚今年67岁 , 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老病人 。 11年前 , 他在肺科医院做了同种异体左肺移植手术 , 在医生和家人的精心照顾下 , 术后恢复良好 。
可就在2年前 , 老龚复查时发现肺功能出现进行性下降 , 医生考虑为“慢性移植肺排斥反应” 。 医生反复评估 , 要想保命 , 必须再做一次肺移植 。
和老龚同病相怜的老朱同样被慢性移植肺排斥反应折磨着 。
不同的是 , 老朱已经历过两次肺移植手术 , 一次是五年前在肺科医院做了同种异体右肺移植+左下肺切除手术 , 一次是2020年再次进行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手术 。 可惜好景不长 , 近期检查发现 , 老朱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 缺氧症状越来越明显 。 在家人的支持下 , 他决定进行第三次尝试 。
本文转自:文汇报为患者老朱办好出院手续|再创生命奇迹!肺科医院1天完成3台肺移植,刷新纪录
文章图片
第三位患者老王的情况有些特殊 。
今年69岁的老王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 , 总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 , 心大的他元旦还在搓麻将 。 不想很快 , 老王的病情出现急性加重 , 伴有缺氧进行性加重 , 高流量氧治疗已无法维持正常氧合 。 入院后 , 肺移植团队当机立断:启动ECMO支持 , 等待肺移植 。
或许是缘分使然 , 1月19日 , 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接连接到消息 , 在广州、厦门两地有三个肺源 。 三位患者生的希望来了 , 肺源安全就是生命安全 , “取肺小分队”立刻奔赴两地 。
“取肺小分队”分秒必争 , “战斗”一场接一场
为了保证肺源一抵达就开展手术 , 1月20日天刚蒙蒙亮 , 肺移植团队悉数到位 。 肺移植中心姜格宁、朱余明、何文新、陈乾坤等专家团队一一核对病人情况并再三斟酌手术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 。 肺移植中心苏奕亮与胸外科ICU李玉萍开始陆续转运三位病人 。
另一边“取肺小分队”正在争分夺秒地赶来 。 “我们通常是3-4人一组 , 一个主刀、一个助手、一个做台下协助、一个负责管理器械 , 团队协作 , 密切配合 。 ”肺科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OPO)孙宝群已有10多年的工作经历 , 可每一次转运 , 他都有同样的焦灼 , 就怕赶不上时间 。
毕竟每一个肺源从器官捐献者到器官接收者 , 不能超过一定的冷缺血时间 , 否则就会质量变差 , 甚至无法使用 。 令孙宝群感动的是 , 此次取肺十分顺利 , 不仅有交警协调 , 航空公司也特意等团队赶到才起飞 , 为供体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
很快 , “取肺小分队”抵达上海的消息传到群里 , 手术室内外焦急等待的医务人员又开始了一场“大动员” , 他们深知 , 肺源的安全抵达只是一个开始 , 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