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雪上医疗服务能力是北京冬奥会的宝贵遗产|北京冬奥会 | 医疗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7日电(采访人员卢星吉、郭雅茹)国际雪联(FIS)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在此地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医疗设施、服务均堪称顶级,为中国雪上运动发展留下了宝贵遗产。
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雪上医疗服务能力是北京冬奥会的宝贵遗产|北京冬奥会 | 医疗
文章插图
图为2021年11月25日拍摄的张家口赛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采访人员杨世尧摄
“我要感谢张家口赛区,感谢这里的医疗团队和所有人付出的巨大努力,尤其是对雪上竞技相关医疗基础设施的可观投入。”这名资深雪上项目医疗专家表示。
不过,回忆起几年前首次到张家口考察的经历,珍妮说:“那会儿我很是担忧。”
据她介绍,在北京冬奥会刚刚申办成功后的考察之旅中,国际雪联专家们曾向中方团队指出,临近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医院没有高水平创伤中心,核磁、CT、急救设备等基础设施均不足。
珍妮回忆道,当时的中方专家组成员敖英芳教授不仅向她保证崇礼很快就能建设好“全新水准”的创伤中心,而且描绘了在这一中国著名滑雪胜地发展冰雪运动相关医疗服务的前景。
敖教授的诚恳保证,以及他作为中国一流运动医学专家的专业素养,为张家口赛区的医疗基础设施提升做了“背书”。但仍令外方专家们担忧的是,尽管中国不乏高水平医生,但却缺乏为雪上竞技赛事保驾护航的经验。
尽管放心不下,但因为疫情原因,珍妮在冬奥开幕前的两年间未能再来中国。此番重回,崇礼的变化令她眼前一亮。
“我知道中国人办什么事都很有效率,但没想到,这里的医疗团队和医疗基础设施,会迅速达到如此高的水准。”
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雪上医疗服务能力是北京冬奥会的宝贵遗产|北京冬奥会 | 医疗】“此前缺乏的基础设施,以及能实施雪上急救的专业医生队伍,全都兑现了,而且是高标准的!”她兴奋地说。
这名资深雪上项目医疗专家以在本届冬奥会期间发生的一次创伤应急响应为例,向采访人员解释了她之所以给出高标准评价的原因。
“从那位运动员不慎受伤,到现场救援和转运,再到抵达医院做核磁检查,最终医生们给出诊断,这一切拢共只用了1个小时10分钟。在我服务过的包括冬奥会在内的大型雪上赛事中,这种效率无出其右,简直令人佩服!”
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雪上医疗服务能力是北京冬奥会的宝贵遗产|北京冬奥会 | 医疗
文章插图
2021年3月14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医疗队医生怀伟(中)与队友在崇礼参加雪地救援培训。新华社采访人员张玉薇摄
珍妮还表示,在经历了北京冬奥会期间的共事后,她已建立起自己的中国医生“朋友圈”。这其中,不仅有老朋友、现在已常驻崇礼担任北医三院崇礼院区院长的敖英芳,还有来自张家口本地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们,以及一些场馆医疗服务人员。
“我想说的是,这些医生就是北京冬奥会留下的重要遗产。中国冰雪运动正在经历快速发展,你们的国家也将会成为世界冬季运动新的‘中心’。这一切,离不开医生们的工作。”
在北京冬奥会临近尾声之际,珍妮还十分挂怀张家口赛区的竞赛场馆在冬奥会后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关于“医疗”的问题结束后,这位70多岁的女士示意采访人员们随她走到云顶场馆群媒体中心天台的栏杆旁。
她指着不远处的赛场和巨大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深情地说道:“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竞赛设施,请确保继续使用它们。”
“我也会在国际雪联里发挥影响力,让他们经常回来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