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跟外向者的性格有什么区别?内向者如何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

内向者跟外向者的性格有什么区别?内向者如何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
文章图片
更大的世界 , 更好的我 , 欢迎回到爱阅知识馆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内向者这个群体 , 挖掘出内向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独特优势 。 只要内向者顺应个性 , 悦纳自己 , 同样可以享受精彩的人生 。 如果恰好你是一位内向者 , 那么这篇文章很适合你阅读 。
在正文开始之前 , 我先来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 , 请试着回想一下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你是喜欢参于社交活动 , 爱结交朋友的外向派 , 还是一个喜欢安静独处 , 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有点神秘的内向派 , 你是哪一种性格呢?
在当今社会 , 我们几乎都在推崇外向性格的人 , 因为他们看上去精力充沛 , 个性活泼 , 能言善道 , 喜欢参与团队合作 , 往往成为大家生活和工作中的焦点 , 而“内向”这个词 , 一直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 , 内向者常常被视作是沉默寡言的 , 悲观的 , 社交恐惧的 , 甚至是孤僻的 , 那么内向真的是一种性格缺陷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 , 我们先来认识下这位专家 , 马蒂·奥尔森·兰妮 , 她是一位美国教育家和精神治疗医师 , 是美国权威的内向性格研究者之一 , 致力于探索与内向性格相关的话题 , 帮助更多的人来了解内向者这个群体 , 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我 , 挖掘潜能 。 她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这世界上没有所谓「更好的」性格 , 无论你是外向或者内向 , 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 , 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今天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重点:
一、决定内向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内向者和外向者究竟有哪些差异?
二、为什么长久以来人们对内向者有所误解?内向者如何克服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不适应?
三、内向者应该如何顺应自己的性格 , 走出内向的“舒适圈”?
内向者跟外向者的性格有什么区别?内向者如何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
文章图片
一、决定内向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内向者和外向者究竟有哪些差异?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个基因叫做「D4DR基因」 , 这个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人格特质 , 那些喜欢户外活动 , 异国旅行和新奇事物的人 , 他们的D4DR基因更长 , 而那些追求新奇程度较低的人 , 他们的D4DR基因较短 , 具体表现为性格温和 , 喜欢安静的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科学家还发现外向者大脑里的血液回路是流向视觉 , 听觉 , 触觉等区域的 , 脑通路较短 , 复杂度低 , 而内向者大脑的血流量比外向者更大 , 血流经过的脑区更为复杂 , 且多与内部思考相关 , 比如回忆和制定计划 , 这意味着内向者更关注的是内心的思考和想法 。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生理角度来看 , 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性格差异 , 是由于在基因的作用下 , 大脑形成了不同的通路 , 这些通路决定了大脑关注的重心是外部感官还是内部感受 , 大脑的关注重心在外部感官则人的表现为外向性格 , 而大脑的关注重心在内部则为内向性格 。
其次 , 外向者和内向者究竟有哪些区别:
首先 , 两种性格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认为 , 人可以从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 , 外向的人可以从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 , 而内向的人可以从独立的思考中得到能量 。 所以对于外向者来说 , 他们需要参与社交活动 , 频繁的跟外界互动来获得能量 , 而对于内向者来说 ,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 , 能自我交流的地方来积攒能量 , 这也是为什么内向者需要更多的独处时间 , 因为对他们来说 , 大量的外部刺激会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消耗过多的葡萄糖 , 这将导致内向者精疲力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