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贺宁|老太太饮汤误吞枣核 这些人群尤其要当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采访人员张青梅通讯员刘静雯、张灿城)喝汤趁热 , 但不宜心急!大年初六 , 在家晚餐的68岁的黄奶奶品尝自家的老火靓汤时太过急促 , “囫囵吞枣”不慎将一枚枣核一同吞入 , 继而出现颈部疼痛并逐渐加重 。 家人见状不敢怠慢 , 赶紧带她前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 , 最终经过手术 , 取出长约2.5厘米的枣核 。 在暨大附一院消化内镜中心每年开展的消化道异物治疗中 , 老年人和儿童居多 , 且节假日异物较平时多 。 专家提醒 , 患者误吞异物时应及时就诊 , 严禁自行处理 , 特别是要避免强行用米饭、馒头、韭菜等方法将异物吞下 , 这样做很可能让异物越扎越深 , 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
【翟贺宁|老太太饮汤误吞枣核 这些人群尤其要当心】恐造成严重后果
多学科会诊保驾护航
黄奶奶就诊后 , 医务人员经询问得知黄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 完善相关检查后 , 颈部CT结果提示:黄奶奶的食管上段(约C7水平)内高密度灶 , 考虑异物 , 大小约2.5厘米×0.7厘米 。 急诊外科及耳鼻喉科医生即刻联系消化内镜中心值班医生刘静雯 , 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
考虑到异物停留在黄奶奶的食管上段 , 取出过程对咽喉刺激较大易引起剧烈呕吐;梭形质硬尖锐的异物易导致食管出血、穿孔;且患者为老年女性基础疾病较多 , 异物取出过程易引起呼吸循环变化 , 暨大附一院急诊科、耳鼻喉科、消化内镜中心及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后 , 决定予病人行静脉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 。 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 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及预案后 , 由麻醉科李雅兰主任行静脉麻醉 , 再由消化内镜中心翟贺宁副主任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
胃镜中可见食管上段一黄色梭形枣核刺入食管两侧 。 通过异物钳探视 , 异物两侧见食管黏膜损伤 , 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 轻触见异物不易推动 , 考虑异物嵌顿 , 但尚未导致穿孔 , 遂用异物钳夹住枣核一端 , 翟贺宁将枣核轻柔取出 , 操作过程顺利 , 再次进镜检查见局部黏膜损伤及少量渗血 , 未见明显穿孔迹象 。 危机解除 , 老人家化险为夷 。
老人和儿童多见
做足这些措施可预防
翟贺宁表示 , 枣核类食管异物相较其他异物来说有其特殊性:①两端锋利 , 易导致黏膜损伤、出血、穿孔;②硬度较大 , 容易嵌顿;③表面较光滑 , 使用器械取出时不易抓取 。
据悉 , 该院消化内镜中心每年开展的消化道异物治疗中 , 老年人和儿童居多 , 且节假日异物较平时多 。 尖锐异物会带来一些严重并发症 , 如出血、穿孔及感染等 , 且异物嵌顿时间越长 , 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越大 。
翟贺宁提醒 , 患者误吞异物时应及时发现及就诊;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病情及影像学 , 多学科合作 , 尽可能缩短异物取出时间 。
如何避免消化道异物 , 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进食不宜过于匆忙 , 尤其是吃带刺、骨头、果核的食物时 , 要仔细嚼碎 , 并将骨刺吐出 。 如鱼类、鸡、鸭、粽子、汤圆、粥类等 。
2.教育儿童勿将硬币、电池、磁珠、玩具等放在口内或吞下 。
3.严禁自行处理 , 误吞异物后 , 应避免强行用米饭、馒头、韭菜等方法将异物吞下 , 这样做很可能让异物越扎越深 。
4.保持镇静 , 异物卡住后 , 只要当时未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 , 就不必过分紧张 。
5.儿童玩耍时 , 要注意清理周围物品 。 特别要注意宝宝爬行的地面上是否掉有小物品 , 如扣子、大头针、曲别针、豆粒、硬币、药片等 。 当吃有核的水果时 , 如枣、山楂、橘子等 , 要特别当心 , 应先把核取出后再喂食 。 不要喂食瓜子、花生、豆类等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