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玩镇江金山公园

江天禅寺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 。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 , 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 。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 。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 。
夕照阁 夕照阁存有清代乾隆帝南巡驻跸金山留下的七块御碑,保存完善 。这些石碑引来许多文人识士、专家、历史研究者、书法家的拜谈赞吧 。石碑记载的内容大多是乾隆帝六次下江南到金山,对金山风景的评价和如何继承清室传统 , 统治大清帝国的决心 。乾隆不仅留下了许多有迹可寻的“御制”,还留下了一些颇为有趣的传闻 。按理乾隆的父亲是雍正 , 而这里却广为流传着雍正皇帝“偷龙换凤”得乾隆,乾隆六次来金山寺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新的传说 。
椤伽台 “楞伽”是印度语 , 意为“不可住”,或说是大海中远不可达 , 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 。楞伽台在金山的东南,傍山驳石而建造 。相传苏东坡晚年受老朋友佛印和尚相托在此写《楞伽佛经》,故又称书经楼 。登台顶长廊远眺 , 碧空万里,磅礴江流,尽收眼底,江天一色,气势十分壮观 。由山下登楞伽台,需经三重楼阁,每进一层 , 疑无上处,洞门一开,豁然有级可登,迂回曲折,上下错落 , 往往令游客迷其所在 。最高一层有清王文台撰写的一副对联:
【带你游玩镇江金山公园】古法海洞 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 。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 。”在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阻挠破坏青年男女美满婚姻的恶僧,可历史上他却是位有德行的高僧 。法海姓裴,人称裴陀头 , 河东闻喜人 。他父亲裴休是唐朝宣宗皇帝的宰相,感到“伴君如伴虎”,一旦得罪了皇帝是没有好下场的 。他十分信仰佛教,认为富贵荣华不如出家好,因而决心送子出家为僧 。裴陀头出家到江西庐山,取名法海,他在庐山学道参禅,一心修炼 。后来到镇江金山,那时寺宇荒废,荆棘丛生 , 还有蟒蛇为害 。他就找到山上西北角的这个岩洞,住在洞里参禅打坐,白蟒就避走了 。法海来金山后 , 最大愿望是要修复金山寺,他曾燃指一节,以表决心 。一天也僧众披荆斩棘,到江边挖土,偶然挖出黄金若干镒(一镒为二十两),就报告润州刺史李奇,李奇又上报宣宗皇帝,宣宗命他把黄金给法海作修复庙宇之用 , 并赐名为金山和金山寺 。
留云亭 金山最高处,有一石柱凉亭,名留云亭 , 又名江天一览亭和吞海亭 。亭中石碑是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陪同母亲来到处于大江之中的金山寺游览时留下的古迹 。康熙登高远眺,大江东去,水天相衔,诚雄观也 。遂历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 。亭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同治十年(1871)复建 , 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所写的“江天一览”四字刻在石碑上,放置亭内 。这里是领略金山风姿,俯瞰镇江全城美景的最佳观赏点之一 。
妙高台 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 。刘编《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佑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 , 上有阁,一称晒经台 。”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 , 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 。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 。当年妙高台,还是赏月佳处 , 并且流传着名士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 。
七峰亭 七峰亭在山西侧金鳌岭上 。古代因有七座小山突起,名七峰岭 。后削山建阁 , 故以七峰阁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