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姚氏麻醉学】肥胖管理(二)

病理性肥胖与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
患者,女性,46岁,拟行择期腹腔镜下胃袖套状切除术。她有明显的既往病史, 包括病理性肥胖(身高1. 62 m;体重176 kg;BMI, 66. 6kg/m2),匹克威克体貌,轻度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轻度哮喘,高血压,II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伴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以及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她白天嗜睡,夜间有严重的打鼾,并且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采取坐姿睡觉。她可以依靠拐杖在房屋内行走,但是无法上楼梯。她在术前进行了诊断性的多睡眠图测试,其窒息-呼吸减弱指数为42。术前两周,患者在家接受了带有双向正压通气(BiPAP)的氧疗,症状有明显改善,其氧疗的设计参数分别为:EQ0.35,呼吸频率10次/分,吸气气道正压 (IPAP) +11 cm H2O,呼气气道正压 ( EPAP) 4 cm H2O,自发型。心内科检查显示,该患者为高危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右心扩大以及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压 155/82mmHg,脉率6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
C
术中管理
1.怎样对该患者实施术中监测?
2.怎样进行麻醉诱导?描述插管方式。
3.对于肥胖患者,为什么预充氧法很重要?该怎样操作?比较四次最大肺活量给氧与三分钟持续给氧技术的作用效果。
4.如何进行全麻的术中维持?选用何种方式维持?
5.选用何种肌松药?
6.在术中及术后,是否可以加用局部麻醉的方法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局部麻醉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有哪些较新的技术可供选择?
7.麻醉药品对Oddi括约肌有什么影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吗?
8.在术中,动脉血气显示:pH 7. 35;PaO2 57mmHg;PaCO2 52mmHg;FiO2 0. 6;机械通气潮气量IL;呼吸频率15次/min。遂进行了以下通气指标的调整:呼气末正压10 cmH2O,潮气量调整至1.2 L。20分钟之后,动脉血气显示:pH7. 32;PaO2 55mmHg;PaCO2 55mmHg。如何解释这些变化?
9.什么是呼吸暂停式给氧?
10.什么是弥散性缺氧?如何避免?
D
术后管理
1.该患者应何时拔管?拔管的标准是什么?
2.病理性肥胖患者常见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有哪些?健康相关的因素与肥胖有怎样的关联?哪些因素与围术期死亡率有统计学相关性?
3.对于肥胖患者,手术体位对呼吸功能有怎样的影响?
4.如何避免术后肺不张?
5.术后多长时间内需要辅助给氧?
6.如何进行术后镇痛?
部分答案
C
术中管理
C1.怎样对该患者实施术中监测?
除了常规的必要的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以及体温,该患者还进行了动脉置管,以便随时进行血气检测及术中持续的血压监控。测量体温。记录每小时尿量以用来评估摄入液体的总量。外周神经刺激器被用来监测肌肉松弛的效果。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监测麻醉深度。
腹腔镜下肥胖手术是失血量较小(典型的为小于100-200ml)且液体需要量不大的手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主要用于伴有心肺系统疾病的超级肥胖患者,或是那些因为上肢呈圆锥形或没有合适的血压袖带时 而不能提供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当外周静脉置管困难时,一般会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肺动脉置管一般应用于患有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或是左心室心力衰竭的患者。
C2.怎样进行麻醉诱导?描述插管方式。
应在该患者未进入手术室前对其进行访视,确认其禁食状况,并选择较粗口径的套管针在静脉置管,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减少上呼吸道分泌物,同时应用胃复安,一种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以帮助胃部排空。整套的呼吸道准备器械,无创及有创(例如环甲膜穿刺装置及外科气管切开装置等)装置都应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