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者险和交强险的区别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区别


商业三者险和交强险的区别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区别

文章插图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区别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首次提出 , 在我国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作为对该法相关规定的具体落实 , 国务院于今年3月28日颁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下称《条例》) , 并即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予以强制实施的保险险种 。

    “交强险”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保险制度 , 与消费者熟悉的“商业三者险”有着本质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实行强制性投保和强制性承保 。在《条例》颁布之前 , 我国已有24个省区市通过地方立法或部门规章要求机动车必须投保三者险 , 但从法律效力和适应性上看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 商业三者险整体承保率较低 , 2005年仅为35%左右 。如今 , 机动车三者险成为我国法定险种 , 并更名为“交强险” , 其强制性不仅体现在所有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必须投保该险种 , 同时也要求具有经营该险种资格的保险公司一律不得拒保或随意解除合同 。

    ——实行“限额内完全赔偿”原则 。目前实行的商业三者险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 即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担的事故责任来确定其赔偿责任 。“交强险”实施后 , 无论被保险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 , 保险公司均将按照《条例》及“交强险”条款的具体要求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

    ——保障范围宽于商业三者险 。为有效控制风险 , 减少损失 , 商业三者险规定了较多的责任免除事项和免赔率(额) 。如 , 因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 , 战争、暴乱、政府征用等突发事件 , 驾驶员吸毒、被药物麻醉等人为事件 , 被保险人利用保险车辆从事犯罪活动等违法事件 , 以及未按合同约定交付保险费等项目 , 大都被列为商业三者险赔偿责任免除事项 。此外 , 保险公司大多还在合同中规定了不同等级、数额的免赔率或免赔额 。而“交强险”除被保险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等少数几项情况外 , 其保险责任几乎涵盖了所有道路交通风险 , 且不设免赔率与免赔额 。

    ——实行不盈不亏经营原则 。“交强险”业务具有社会公益性特点 , 因此保险公司经营该项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 并实行单独核算 。不亏不盈原则具体体现在保险公司在厘定“交强险”费率时不应加入利润因子 。而商业三者险是以盈利为目的 , 无需与其他车险险种分开管理、单独核算 。

    ——实行分项责任限额 。商业三者险实行的是同一责任限额 , 即无论人伤或物损均在一个限额下进行赔偿 , 并由保险公司自行制定责任限额水平 。而“交强险”实行分项责任限额 , 即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
    【商业三者险和交强险的区别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区别】
    ——实行统一条款和基础费率 , 并且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 。目前各保险公司商业三者险的条款费率相互存在差异 。与之不同 , “交强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费率 。此外 , 为督促驾驶人安全驾驶 , “交强险”实行费率与交通违章及交通事故挂钩这一“奖优罚劣”的费率浮动机制 。一辆车如果多次出险 , 来年的保费很快会涨上去 , 而常年不出险保费也会逐年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