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

文章插图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
交通部、国家经委关于印发《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的通知
【发布文号】
86交公路字1013号
【关键字】
公路运输管理
【等级】
部门规章
【发布机关】
交通部国家经委
【发布时间】
1986-12-2900:00:00.0
【生效时间】
1986-12-2900:00:00.0
【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计经委、交委、交办)、交通厅(局),计划单列市经委(计经委、交委)、交通局:一九八三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委、交通部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路运输管理的通知》(经交〔1983〕594号文),对促进公路运输事业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制定了《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现印发施行 。施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随时报交通部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路运输行业管理,保护合法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权益,维护运输秩序,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提高社会效益,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从事公路客货运输、搬运装卸、汽车维修、运输服务(以下简称公路运输),均属公路运输行业管理范围 。第三条凡从事公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法规和交通主管部门发布的公路运输规则 。第四条公路运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实行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多家经营的方针 。坚持国营、集体、个体各种经济形式协调发展 。保护正当竞争 。第五条公路运输分为营业性、非营业性两种 。营业性运输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 。第六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主管公路运输的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第二章开业和停业管理第七条申请从事营业性公路运输及运输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含联户,下同),必须履行以下手续,方可开业:1.持当地乡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单位的证明,报请县(含县,下同)以上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开业技术业务条件审查;2.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其生产能力、经营范围、技术和经营条件情况,在三十天内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发给经营许可证明;3.申请者持交通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核发营业执照;4.按国家规定分别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向保险公司办理保险事宜;5.临时(不满三个月)从事营业性公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指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和个人临时转向营业性运输),经县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发给临时营运证,即可经营 。第八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公路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以及临时参加营业性公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注册营运车辆数,由交通主管部门发给营运证,一车一证,随车携带,全国通行 。第九条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停业,应在三十天前向交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报告,经审查同意,缴销营运证和营业执照后,方可停业 。第十条本条例发布前已经开业的公路运输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到交通主管部门补办登记手续 。第三章货物运输管理第十一条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保证完成指令性运输任务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营活动的自主权 。第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的非营业性货运车辆,主要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运力有余需参加营业性运输时,按第七条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县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抢险、救灾、战备等紧急运输任务,各运输单位要服从统一调度,实行责任运输,保证完成 。第十四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人民政府批准的重点港、站集散物资、重点物资以及定线货物班车运输,在地方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协助下,由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开展合理运输 。第十五条除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货物运输,实行谁受托、谁承运的原则 。托运人可择优托运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搞地区或部门封锁,垄断货源,欺行霸市,抢装强运 。第十六条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禁运、限运的物资,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方准运输 。危险货物运输,按《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公路货物运输承、托运双方,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的规定,订立运输合同,实行责任运输 。第十八条交通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和组织各公路运输企业之间,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合理运输,相互配载,减少空驶,节约能源 。第四章旅客运输管理第十九条各公路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经营旅客运输的线路或区域,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报经县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十条客运(旅游)班车线路、站点、班次,由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 。经过城市的行驶路线、站点设置,由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 。第二十一条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自用客车要经营公路客运,须按第七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从事公路客运的车辆,都要在车前右侧悬挂经营线路或区域标志,在车内悬挂所经营范围的票价表 。第二十三条经批准开行的客运(旅游)班车线,经营期一般不少于三个月,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停开,也不得随意减少班次、停靠站点或变更线路、区域 。第二十四条公路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在同一条线路上经营公路客运,要根据需要统一排定班次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争揽乘客或干扰、排挤他人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二十五条严禁使用拖拉机经营公路客运 。第五章省际运输管理第二十六条要打破地区界限,根据需要,开展省际间直达运输,方便旅客和货主 。第二十七条省际间公路客运(旅游)班车、货运班车,应按平等互利、共同经营的原则,由双方运输企业签定协议,经双方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营运 。如一方因运力不足或其它原因暂时不能投入营运时,应允许对方先行营运 。第二十八条属于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范围的跨省物资运输,按照平等互利、共同营运的原则,由双方交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运输分工,组织双方运输企业或其他运输单位共同完成 。其余跨省物资运输,按谁受托、谁承运的原则办理 。第六章搬运装卸业的管理第二十九条凡从事公路搬运装卸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核准的作业范围进行作业活动 。要遵守操作规程,坚持文明生产,保证装卸质量 。第三十条承担港站搬运装卸任务的地方装卸企业,要确保港站畅通,保证完成指令性物资运输的搬运装卸任务 。第三十一条允许货主和承运单位自行装卸 。各企、事业单位的自有装卸力量,其作业任务超出本单位范围的,应纳入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第七章运输服务业的管理第三十二条允许国营、集体企业和个人经营客货联运、货运委托、客运代办、货物包装、仓储理货、存车等运输服务业,并保护其正当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经营公路运输服务业,必须具备同所经营的范围和项目相适应的生产资金、机具设备、站场库房和技术业务条件,并按规定收费 。运输企业不得把本身正常的业务,以多种经营的名义,另设机构办理,多收费用 。第三十四条鼓励和扶持兴办公用型客货站点,提倡运输企业现有的客货站点向社会开放,为运输单位、个人和货主、旅客提供服务 。并要逐步创造条件,实行车站与车队分管 。第八章汽车维修业的管理第三十五条经营汽车维修(含汽车保养和专项维修)的企业和个体修车户,须具备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量具 。汽车维修企业要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个体修车户应有合格的修车技工 。第三十六条汽车维修企业和个体修车户,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汽车修理技术标准和交通主管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修理质量标准,并符合车辆管理部门安全检验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七条交通主管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必须坚持“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方针,促进行业内的横向联合,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使各种类型汽车维修业协调发展 。第九章运输工具的管理第三十八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对所辖范围内从事公路客货运输的机动车辆、拖拉机、人畜力车,分别建帐立卡进行登记,做好车辆注册工作 。第三十九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搞好辖区内公路运输行业的经济调查,根据当地运输需要和油料供应情况,按时向有关综合部门提供全行业对增加、更新车辆和车型、品种的需求信息 。第四十条凡需购置和更新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在向主管部门报送所需车型、数量计划的同时,要抄送当地交通主管部门 。第四十一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运输组织,合理核定各类汽车的耗油定额和供油标准,组织推广节油新技术,并定期向石油供应部门提供本辖区汽车数量、类型、运量、油耗等情况的统计报表、数据资料,配合石油部门做好燃油供应工作 。第四十二条各公路运输企业、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报送生产工具、从业人员、生产量、生产成本、油料消耗、营业收入等有关统计资料 。第十章价格及单证的管理第四十三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制定公路客货运价和搬运装卸、运输服务、汽车维修等费率,经物价部门同意后,在本辖区内公布实行 。第四十四条从事营业性公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使用统一的费用结算凭证和客票 。违反者,单位不予报销,银行不予划拨 。第四十五条凡机动车辆,均须使用统一行车路单 。行车路单是行车命令,是记录车辆运行和进行运输统计的依据,由车属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自行填写、使用 。营运车辆的行车路单,不作为车辆通行的路检项目 。第四十六条公路运输的营运证、统一行车路单,由交通部统一制定样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和管理 。第十一章公路运输管理费的征收和使用第四十七条公路运输管理费是根据国家规定,向应征者征收用于公路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的事业费 。公路运输管理费由各车籍所在地的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征收,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稽查 。第四十八条公路运输管理费按公路运输经营者的营业额征收,收费标准按经交〔1983〕594号文件规定执行 。对不易按营业额计算的,可测算年度营业收入,按月定额征收 。第十二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四十九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运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公路运输的监督、检查 。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运政管理机关可派人参加公安机关组织的联合检查站,负责对客货运输商务活动、营运证照、经营范围、服务质量、运输纪律及运价、票证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五十条对公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商务、质量等重大事故,当事人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协商解决 。如发生纠纷,在赔偿时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当地运政机关申请调解处理 。第五十一条对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罚款、吊扣营运证件的处分 。对触犯刑律者,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条例行为,原则上由车籍所在地运政管理机关处理 。在检查中,发现外籍所在地车辆违反条例行为,一般应采取发违章通知书办法,转告车籍所在地运政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严禁乱扣车、滥罚款 。第五十二条公路运输管理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有统一标志和证件 。第十三章附则第五十三条涉外公路运输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五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暂行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五十五条本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解释《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和二十条的函
【发布文号】
交函体法(1995)242号
【关键字】
公路运输管理
【等级】
部门规章
【发布机关】
交通部
【发布时间】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1995-06-0800:00:00.0
【生效时间】
1995-06-0800:00:00.0
【内容】
辽宁省交通厅:你厅《关于解释〈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含义的请示》(辽交体改发〔1995〕82号)收悉 。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你省抚顺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抚顺市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与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交通部1986第12月联合发布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不矛盾 。根据《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七条第(一)项、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具有对县境内的公路客运班车线路、站点、班次规划、审批和统筹安排(包括调整)的权力 。但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对县境内的线路、站点和班次进行调整时,应本着有利于调整运力和班线布局,有利于公平竞争和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 。关于对《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条意见的函
【发布文号】
交函体法(1995)164号
【关键字】
公路运输管理
【等级】
部门规章
【发布机关】
交通部
【发布时间】
1995-04-1800:00:00.0
【生效时间】
1995-04-1800:00:00.0
【内容】
辽宁省交通厅:你厅《关于解释〈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条含义的请求》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根据《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公路客运(旅游)班车的线路、站点、班次的审批属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不涉及其他部门 。但客运班车经过城市的行驶路线、站点设置涉及交通安全、规划管理的交通主管部门应分别同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协商 。关于《请求诠释〈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调整范围的请示》的复函
【发布文号】
交函公路(1995)523号
【关键字】
公路运输管理
【等级】
部门规章
【发布机关】
交通部
【发布时间】
1995-12-0500:00:00.0
【生效时间】
1995-12-0500:00:00.0
【内容】
福建省交通厅:你厅《关于请求诠释〈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调整范围的请示》(闽交运〔1995〕222号)收悉 。经研究,现函复如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路运输术语》(GB8228—87)中,公路运输的定义为:“在公路上使用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从事旅客或货物运输,也称城乡道路运输 。”在国际公认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也涵盖了所有在城乡公共道路上使用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从事客货运输的各种运输形式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4〕29号)中,也明确了“指导城乡客、货运输的衔接协调工作”是交通部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城市市区内定线、定时、定站点运行的公共汽车是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和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一种运输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汽车由建设部门管理,故《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调整范围暂将城市市区公共汽车除外,而适用于其他所有城乡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你省三明市公交公司的两辆用社会融资资金购买、由个人承包经营且在国道上营运的中型客车,既不定站、定时运行,又不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已明显具有出租客运汽车性质,不属于公共汽车范围 。该市梅列区交通运输管理所将其纳入《条例》的管理范围,符合《条例》的有关规定 。特此函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