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一位朋友跟华子说 , 他在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时候 , 血糖出现了异常 , 接下来要怎么办 , 还能继续吃吗 , 能不能换成其他的降脂药物?华子说 , 建议他继续服用 , 因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获益 , 大于其影响血糖的不良反应 。
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 , 换成其他的他汀类药物 , 但是不建议停用他汀类药物 , 因为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 ,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还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 。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
文章图片
一、他汀类药物会影响血糖
他汀类药物在使用时 , 对血糖会造成影响 , 还会增加新发糖尿病的概率 , 但影响并不大 。 在一项大型数据分析中 ,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中 , 糖尿病发病率为4.89%;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中 , 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5% 。
也就是说 , 服用他汀类药物 , 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 只会增加0.39%的概率 。 具体的影响机制现在还没有明确 , 可能是他汀类药物阻止了葡萄糖向胆固醇的转化过程 , 造成血糖的升高;也有可能是影响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 导致胰岛素抵抗 。
但总体来说 , 服用他汀类药物 , 影响血糖的概率不高 ,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
文章图片
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无可替代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 , 是减少人体中胆固醇的水平 , 尤其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 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原料 , 只要降得足够低(1.8mmol/L以下) , 就可以阻止硬化斑块的进展 。
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LDL-C水平 , 还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 并且能够改善动脉内膜的代谢功能 , 长期服用(通常要2~4年以上) , 可以使斑块的脂质核心的密度增大、体积缩小 , 发挥出“逆转斑块”的作用 。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
文章图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 , 主要在于其的不稳定性 , 容易发生破溃 , 诱发血小板聚积 , 形成血栓 。 这是脑梗塞、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 。 而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 使斑块变得不易破溃 。
虽然我们现在有烟酸类、贝特类、抗氧化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多种调节血脂药物 , 但只有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逆转斑块、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 其他降脂药物可以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控制血脂 , 但无法完全代替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
文章图片
三、出现血糖异常怎么办
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 , 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非常重要 , 即使出现血糖异常 , 也不建议停药 。 血糖轻度升高的 , 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量、保持标准体重等方式控制血糖 。
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其他的他汀类药物 , 因为每个人对不同他汀类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 在他汀类药物中 , 匹伐他汀对血糖的影响最小 , 普伐他汀对血糖的影响也较小 。 不过它们的降脂强度较弱 , 可能需要与其他降脂药物联合 , 才能有效控制LDL-C 。
如果患者情况不适宜换药 , 则可以根据血糖情况加用降糖药物 , 而不要停用他汀类药物 。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血糖异常,还能继续吃吗?
文章图片
总结一下 , 他汀类药物有可能造成血糖升高的影响 , 但概率很低 ,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不要过于担心 。 而且他汀类药物对心梗、脑梗的预防作用 , 还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 , 即使出现血糖异常 , 也不建议停药 。 可以采取换用其他的他汀类药物 , 或是与降糖药物联合用药的方式 , 坚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