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火车票实名制的试行 火车票实名制不能浅尝辄止


有人说,火车票实名制的试行 火车票实名制不能浅尝辄止

文章插图
火车票实名制不能浅尝辄止

2010年的春运开始了,“火车票实名制”来了 。这是社会舆论多年呼吁、几经争取的产物,可谓民意的小小胜利 。从前期试行的效果看,尽管火车票实名制给铁路部门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也给旅客购票多了一些“麻烦”,但它收获的掌声还是多于嘘声,在“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的考验中已经得分 。

但是,火车票实名制能否赢得最后的胜利还不得而知 。从大的方面来说,目前它只是在小范围试行,还谈不上缓解全国春运的购票难问题;从小的方面看,它能否达到铁路部门出台政策的初衷——在技术上杜绝黄牛党,也还需要观察 。从铁路部门的谨慎表态看,火车票实名制试行之后的命运如何还不好说 。

其实,人们应该用更积极的态度、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火车票实名制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短期的效果来评判其成败得失 。即使它今年在试行车站没有缓解购票难问题,没有遏制黄牛党,我们仍然需要将其继续推行下去,完善相关制度,扩大试行范围 。也就是说,火车票实名制不能浅尝辄止!

为什么?因为民意对火车票实名制的改革期待,并非遏制黄牛党这么简单和实际,而是希望在其基础上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购票环境 。春运火车票,因其由公权力部门供给绝大多数公众,不能简单地看成商品,而必须看成一种公共产品 。涉及公共产品的改革,要兼顾公平与效率,这是常识 。效率问题——铁路运力与旅客出行需要这一对主要矛盾限于客观物质条件很难解决,这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理解 。但公平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它依赖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长期以来,群众对于春运最大的不满,并非可以供应的火车票太少,而是供应上的不公平 。如今,火车票实名制来了,这是解决春运火车票公平供应问题的第一个程序设计,我们怎么能因其效率不高而轻易否决呢?我们要看到它带来的公平效应,要对其生命力抱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
【有人说,火车票实名制的试行 火车票实名制不能浅尝辄止】
火车票实名制改革不能浅尝辄止,必须往前走,要在其基础上继续完善制度安排,比如要引入监督 。实名制或许能够遏制黄牛党,但对于特权票现象又该如何?这就需要引入监督机制 。火车票是否公开、透明、公正供应,不能由铁路部门一家说了算,而应由公众对供应全过程进行监督,让公众来评判 。从这个意义上讲,火车票实名制还是铁路这个垄断部门改革的一个序曲,可谓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