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什么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什么,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译文: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 , 终身为之奋斗 , 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
2、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
3、原文:《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南宋诗人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4、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5、扩展资料:《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 。
6、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 , 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
7、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人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 。
8、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
9、短短的四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 且意境深远 , 余味无穷 。
10、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12、【注释】示:教导;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遗:保留浅:肤浅,浅?。恢剑菏楸揪荷钊耄煌赋沟睦斫夤校呵鬃允导?。
13、【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
14、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
15、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
16、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 。
17、【解说】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
18、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
19、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
20、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
21、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
22、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 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
23、【作家背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 。
24、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 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26、这是一首哲理诗 , 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 。
27、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 , 余味无穷 。
28、子聿是陆游的儿子 。
29、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 , 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
30、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 , 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 , 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
31、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 。
32、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 , 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
33、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
34、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
35、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 。
36、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 , 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
37、此乃言切切 , 情深深 。
38、诗的后两句 , 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
39、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 。
40、“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
41、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
42、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 , 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 , 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43、【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 , 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 。
44、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
45、“遗”,即保留 。
46、“无遗力” , 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
47、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
48、只有从少年开始 , 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 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
49、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50、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
51、后两句 , 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
52、“纸上得来” , 指的是书本知识 。
53、“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 。
54、“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
55、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 , 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
56、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
57、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 , 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
58、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年少时努力学习到老方有所成就 。
59、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觉浅近,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
60、 陆游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
61、这首诗一方面强调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 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
62、因为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 。
63、没有亲身实践,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
64、所以 , 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极为重要 。
65、 还有一种解释: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6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67、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
68、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
69、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
70、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 , 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 。
71、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
72、“遗” , 即保留 。
73、“无遗力”,即无保留 , 竭尽全力之意 。
74、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
75、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 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
76、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77、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
78、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
79、“纸上得来” , 指的是书本知识 。
80、“绝知此事” , 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 。
81、“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
82、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 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 , 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
83、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
84、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 , 得到教益 。
85、《冬夜读书示子聿》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
8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87、【注释】示:教导;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遗:保留始:才终:到底,毕竟觉:极,最浅:肤浅,浅?。?纸:书本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
88、【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
89、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
90、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
91、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 , 必须亲自去实践 。
92、【解说】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
93、在这首诗里 , 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
94、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 , 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
95、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
96、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 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
97、作者的这种见解 , 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
98、【作家背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 一生勤学不息 , 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 。
99、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 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 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10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101、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 。
102、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
103、子聿是陆游的儿子 。
104、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
105、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
106、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 。
107、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
108、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 , 如沐春风 。
109、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
110、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 。
111、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
112、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
113、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
114、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 ,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 。
115、“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 , 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
116、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
117、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 , 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118、【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 。
119、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
120、“遗” , 即保留 。
121、“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
122、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
123、只有从少年开始 , 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
124、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125、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
126、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
127、“纸上得来” , 指的是书本知识 。
128、“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 。
129、“躬行” , 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
130、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
131、一个既有书本知识 , 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
132、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 , 得到教益 。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什么】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