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别时容易见时难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 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本句见于李煜《浪淘沙》 。
2、这是李后主以歌当哭的绝笔词 。
3、宋蔡绦《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 。
4、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
5、“真是亡国悲痛,千古遗恨,语意凄黯 , 声调惨然 。
6、至今读之,那如泣如诉的悲剧性叙述诗句 , 黯怆欲绝,还深深地打动人心,产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7、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
8、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
9、江南饯送,下泣言离 。
10、北间风俗 , 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 。
11、’李后主盖用此语耳 。
12、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 。
13、”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
14、 无限江山:既可以指眼前实际看到的“江山”,也可以指李后主触景生情 , 心中怀念的故国江山 。
15、也是双关 。
16、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 , 似应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 , 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则是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 。
17、前者“容易”后者“难” , 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 , 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溃?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 , 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此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真是痛上加痛,不堪回首 。
18、感觉到复国无望,也就生出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悲叹 。
19、做为亡国之君,李后主许多心事不敢表露的过于直白 。
20、就这样,还是因此断送了性命 。
21、以下是网友“感恩的缪”关于本词的赏析,供您参考 。
2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浪淘沙①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 。
23、③罗衾不耐五更寒 。
24、④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 。
25、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2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别时容易见时难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27、【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
28、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
29、双调 , 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 , 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
30、②潺潺:形容雨声 。
31、 ③阑珊:衰残 。
32、一作“将阑” 。
33、④罗衾(音亲):绸被子 。
34、不耐:受不了 。
35、一作“不暖” 。
36、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
37、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 。
38、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
39、【鉴赏】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
40、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
41、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
42、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
43、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
44、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
45、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 , 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
46、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
47、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 , 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
48、两说都可通 。
49、“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 , 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 不久于人世 。
50、“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
51、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
52、”“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
53、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