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南京太乙堂戴春海:中医肿瘤治疗,辨病应先于辨证

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是辨证施治 , 所以在肿瘤治疗上强调通过调和阴阳 , 恢复人体脏腑阴阳平衡 , 实现正气复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目标 , 以此激发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 抑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 那么中医肿瘤治疗仅仅辨证施治就够了吗?单单辨证施治 , 就能取得预期效果吗?
癌症|南京太乙堂戴春海:中医肿瘤治疗,辨病应先于辨证
文章图片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名誉院长戴春海指出:辨证施治固然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 , 但中医肿瘤治疗取效的关键 , 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而且辨病应先于辨证 。
肿瘤治疗 , 辨病应先于辨证
辨病就是确定病种 , 赋予病名 , 也即辨别患者得的是肝癌、肺癌 , 还是胃癌、肾癌?人们对于中医有个误解 , 认为中医只辨证不辨病 , 其实中医治病自古就有辨病和辨证两种方法 。 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 最早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 。 辨病早于辨证 。 远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 , 就有以部位命病名的描述 , 如疾首、疾目、疾腹、龋等 。 《山海经》《五十二病方》共记载有疸、瘿瘤、痹、痔、疥、瘅、疟 , 以及马不痫、羊不痫等70多种疾病 。 辨病论治是根据某种具体的疾病 , 分析该病特征进行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 。 辨病论治思想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及《伤寒论》 , 《金匮要略》是以具体的病(或症状)为纲 , 《伤寒论》以六经病为纲 。
戴春海认为 , 肿瘤治疗应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进行 , 因为只有在确诊之后才能掌握该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传变及预后 , 正确遣方用药进行针对性治疗 , 比如确诊是肺癌 , 就用对肺癌有治疗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是肝癌 , 就用对肝癌有效的中药施治 。 所以中医肿瘤治疗应先辨病 , 再辨证 。 辨病先于辨证 。 肿瘤辨病论治是通过使用对某种癌症有效的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 , 达到控制和消散癌块的目的 。
在辨病为先的同时 , 应注重辨证为主
辨证是中医的特色 , 辨证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 , 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因、病位、病性 , 以及邪正斗争强弱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 , 是对寒、热、虚、实 , 以及邪正盛衰和疾病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总结所得 。 证具有稳定性 , 同时也有动态性 , 受诸多因素影响 。
癌症|南京太乙堂戴春海:中医肿瘤治疗,辨病应先于辨证
文章图片

戴春海介绍说 ,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 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 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 通过分析、综合 , 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 同一种肿瘤在不同的发病阶段 , 其临床症状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 临床证型产生变化 , 如肝癌早期以肝郁脾虚为主 , 中期会出现气滞血瘀 , 晚期可能会出现肝肾阴虚;由于放疗为热毒之邪 , 故癌症患者放疗后会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象 , 化疗后则会表现为脾虚湿蕴之象 , 靶向治疗后则可能出现阴虚内热及脾虚湿困之象;肝癌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 , 其证型可由肝郁脾虚演变为气虚血虚 , 等等 。 证型发生了变化 , 治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 所以在辨病的基础上尚需辨证 。
中医认为正虚则癌成 , 而癌毒产生之后 , 又会极大地损害正气 , 形成恶性循环 。 正虚是癌症产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 , 所以肿瘤治疗虽然是以辨病为先 , 但在临床上却是以辨证为主 。 辨证的关键是掌握患者机体正气与邪气博奕的情况 , 辨证而治的核心是调和阴阳 , 恢复人体脏腑阴阳平衡 , 实现正气复原、提高免疫能力的目标 , 以此激发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 确保辨病治疗顺利进行 , 帮助患者达成治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