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并未远去( 二 )


胃癌如何发展
胃癌并不会在好端端的胃上突然长出来 , 它的前生是慢性胃炎 , 胃癌几乎都由慢性胃炎 , 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的慢性胃炎逐步演变而来 。
一般认为从慢性胃炎到胃癌大约经过五个阶段: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形增生→癌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浅表性胃炎 , 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病情轻微 。 如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 应予治疗 , 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关注饮食健康 , 多能痊愈 。 但如置之不理 , 亦不注意饮食健康、不改善生活行为 , 则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此时胃黏膜上分泌消化液的腺体菨缩 , 影响消化功能 , 此时如积极治疗 , 多数可无大碍 , 但是也有少部分病例会继续发展 , 受损的胃黏膜细胞逐步被类似于肠型的上皮细胞取代 , 在病理学上便称之为“肠上皮化生” , 简称为肠化 。 这肠上皮化生已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 若无有效治疗 , 5~10年的癌变率为3%~5% , 10年以上的为10% 。 如果炎症继续发展 , 则胃黏膜上的腺体结构紊乱、黏膜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细胞形态 , 称之为异形增生 , 或“上皮内瘤变” , 异形增生为重要的癌前病变 , 癌变率明显增加 , 不同的研究报告显示:轻度异性增生的10年癌变率为2.5%~11%、中度异型增生为4%~35% , 重度异型增生则为10%至83% 。 重度的异型增生或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的下一步便是癌 , 当然是早期的原位癌 , 原位癌进一步发展 , 则成为浸润癌、转移扩散的癌了 。
定期检查不可少
从慢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大约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 , 这一二十年的时间里 , 胃里的病还只是各个阶段的慢性胃炎 , 可以通过包括清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和改善饮食与生活行为 , 以阻止其发展 , 避免胃癌的发生 。
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里 , 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胃镜及胃黏膜的病理学检查 , 以追踪慢性胃炎的变化 。 如对一般的萎缩性胃炎 , 建议每三年检查一次 , 对有肠上皮化生、轻度异性增生的每年应检查 , 若为中度异性增生则3~6个月即应复查 , 若为重度的异型增生或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 , 则似以考虑切除为上策了 。
慢性胃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胃部疾病 , 但其中有一小部分会演变为胃癌 。 不过慢性胃炎可以治疗 , 可以避免进一步的发展 。 即使癌变 , 其过程也可以被定期的检查发现 , 及时处理 , 可获良效 , 变不幸为大幸 , 关键便在认真重视 。
本文摘自公众号: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
作者:杨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