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轻微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轻微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文章插图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在生活中驾驶人驾驶汽车偶尔会因为自己或他人的原因而发生一些轻微的交通事故,这时我们千万不要选择逃逸,否则会加重自己的责任 。那么,轻微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是怎么样的呢?我相信你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今天的小编就带你详细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 。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
 一、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的一种违法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轻微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处罚】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但履行救助义务 。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将人撞倒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逃离现场 。120医护人员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 。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虽构成逃逸,但主观恶性不深 。仅出于逃避法律责任,现实中为抢救伤者,争取了宝贵时间 。对于这种情形,认定责任时应该从宽 。
出于逃避救治伤者,逃逸后主动投案 。有人认为这种情形中,行为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为人的主动投案 。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违背了立法原意 。法律之所以规定逃逸是加重情节,就是考虑对受害人生命的保护 。逃逸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使伤者缺乏救助,导致伤势严重以致死亡 。所以这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当然的 。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对自首情节按照刑法减轻处罚也是应当的 。
既逃避法律责任又逃避救治伤者 。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最为常见,行为人在主观上大多是两者的竞合 。对于这种情况,显然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在量刑幅度内予以从重 。如果其结果导致受害人的死亡,则是逃逸行为情节的再次加重,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 。
二、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处罚会加重吗?会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 。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
1、责任认定重 。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
2、损害赔偿重 。
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 。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
3、行政处罚重 。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4、刑事责任重 。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
三、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是多久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最长是5日 。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车辆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0日,责任认定轻微事故期限在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 。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把社会主义传统美德牢记在心,可能就根本不会出现逃逸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