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春兼闰月的年份 双春兼闰月的年份是哪一年


双春兼闰月的年份 双春兼闰月的年份是哪一年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双春兼闰月的年份是哪一年,双春兼闰月的年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双春兼闰月 每逢农历新年,总会听到一些堪舆学家出来预测新一年的「流年运程」,每隔几年 , 就会听到他们说新的一年是「双春兼闰月」,宜嫁娶云云 。
2、其实,大家知不知道,甚麼叫做「双春兼闰月」呢?先谈「闰月」 。
3、农历主要是根据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所需的时间而制定出来的 。
4、据观测,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29.5306 日 。
5、故此 , 在农历裏面 , 1 个月有时会有 29 日,有时又会有 30 日,这要看每次月缺和月圆的时间才可定出一个月到底有多少日 。
6、通常,我们会将月圆的那一天定为每个月的第 15 日 。
7、同时 , 我们知道,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22日(并称之为「太阳年」),如果我们将 1 个农历年定为 12 个月 , 即 29.5306 ′ 12 = 354.3672 日,那麼 1 个农历年就会比 1 个太阳年少 10.875 日了 。
8、很明显,3 个农历年更会比 3 个太阳年少超过 1 个月!因此 , 相对於太阳年 , 我们便会越来越早过农历新年了 。
9、要知道 , 我们不可能不断提早过新年 。
10、为了弥补这个差距 , 农历的历法就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 。
11、即是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增加 1 个月,从而将农历新年「推迟」,令到它可以和太阳年的时间大致上配合 。
12、换句话说 , 在这个「闰年」之中,1 年就会有 13 个月了 。
【双春兼闰月的年份 双春兼闰月的年份是哪一年】13、虽然农历是以月球公转的周期为基?。颐遣⒚挥泻雎缘厍蚝吞舻墓叵?。
14、在历法之中,我们将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均地定出 24 个点,并称它们为「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一个独特的名称 , 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15、顾名思义,这些节气的定立,原本是为了帮助农夫,为他们提供四季变化的简单概念 。
16、由於 1 个太阳年有 365.2422 日,所以 2 个节气之间就应该相隔 365.2422 ? 24 = 15.218425 日了 。
17、这裏有一点值得一提 。
18、由於西历的历法是以地球绕环太阳的时间为基?。?所以 24 节气的日期就和西历相当接近 。
19、例如:立春通常会在西历的 2 月 4 日,雨水在 2 月 19 日,清明在 4 月 5 日,冬至在 12 月 22 日,大寒则在 1 月 20 日等等 。
20、上面说过,2 个节气相隔 15.218425 日,那麼 3 个节气前后就共有 30.43685 日,刚好多於 1 个月(29.5306 日)少许 。
21、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1 个农历月份可以有 2 个节气或 1 个节气,但绝少机会会在同一个月内有 3 个节气(见本文的补充) 。
22、上面亦提到,如果没有闰月的制度 , 那麼我们就会不断地提早过新年了 。
23、但如果引入闰月的制度,那麼又应该在哪一年加插多一个月呢?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在历法上规定每年正月的第一个节气 , 必须是立春或雨水,就可以判断哪一年要加插闰月了 。
24、例如:2003 年的 2 月 1 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由於这天比立春(2 月 4 日)早,但比大寒(1 月 20 日)迟 , 正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春,所以没有问题 。
25、12 个月后,由於农历年比太阳年短,所以正月初一提早至 2004 年的 1 月 22 日 。
26、这一天亦介乎於大寒和立春之间 , 所以亦没有问题 。
27、但再过 12 个月 , 问题来了 。
28、12 个月后的初一应该是 2005 年的 1 月 10 日 , 这一天比大寒早,所以不可能成为正月初一;否则该年的第一个节气,就会变成大寒了 。
29、因此我们就将之前一年的农历年定为闰年,(即将 2004 年所对应的农历年定为闰年,有 13 个月,)而 2005 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则顺延至 2 月 9 日 。
30、(注意:2 月 9 日比雨水早,因此该年的第一个节气为雨水,并没有违反上述的规定 。
31、)大家细心地数数亦不难发现:2004 年的农历中由 1 月 22 日开始,至翌年的 2 月 8 日结束,这段段时间一共跨过了两次立春(即 2 月 4 日),所以就有人称这一年为「双春」了 。
32、前面说过 , 1 个月内最多只会有 2 个节气,由立春到下一次立春,前后一共经过 25 个节气 , 如果 1 年只得 12 个月 , 是绝对不可能有「双春」的,除非那一年有 13 个月,(亦即是一个闰年,)就可以有「双春」的可能 。
33、因此,我们可以说,每逢「双春」的年份 , 就必定会有「闰月」 。
34、相反,每当闰年有 13 个月时,该年就会有 29.5306 ′ 13 = 383.8978 日 。
35、留意在 1 个太阳年(365.2422日)内,头尾计,一共有 25 个节气(想一想:这就是所谓的「植树问题」);而 26 个节气则需要 365.2422 + 15.218425 = 380.460625 日 。
36、明显,13 个月是可以覆盖著 26 个节气的 。
37、但如果这个闰年的确有 26 个节气,那麼无论这年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还是雨水 , 到了第 13 个月,第 13 个月的第一个节气又会是立春或雨水了,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情况下,根据上面提过的规定 , 这个所谓的「第 13 个月」,应该是下一年的正月才对!所以,一般的闰年应该只有 25 个节气 。
38、又,如果某年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 , 那麼该年就绝对不会成为闰年;否则下一年的第一个节气就不会是雨水,而是比雨水更后的节气,从而违反了每年由立春或雨水开始的规定 。
39、因此,在闰年之中,该年必定由立春开始,亦将会於下一个立春之后结束 。
40、换句话说,每逢有「闰月」的年份,该年就必定是「双春」了 。
41、我不知道「双春兼闰月」的那一年是否真的适宜嫁娶,但因为「双春」必须「闰月」,而「闰月」则必定「双春」 , 所以在名称上用了一个「兼」字(彷佛有暗示「双春」和「闰月」并不容易会同时发生),似乎有点夸大之嫌!最后还有两个问题可以讨论:第一、在一个闰年之中 , 我们应该将哪一个月定为「闰月」呢?原来方法亦很简单 。
42、要知道在一个闰年中 , 一共有 13 个月 , 25 个节气,很自然就知道当中应该有 12 个月拥有 2 个节气,而其中有 1 个月只得 1 个节气 。
43、因此 , 我们就将只得 1 个节气的哪一个月定为闰月 。
44、例如:2004 年中的农历闰二月(由 2004年 3 月 21 日至 4 月 18 日),它只得 1 个节气清明 , 所以就被定为闰月,而不是该年的「三月」了 。
45、第二、既然 2004 年的农历年多了一个立春 , 那麼以后的农历年会否都由雨水开始呢?这个并非如此 。
46、事实上,2005 年的农历年由 2 月 9 日开始,到翌年的 1 月 28 日结束,前后只有 23 个节气,并没有立春 , 所以到了 2006 年,该年的农历又会开从立春开始了 。
47、由於 2005 年的农历没有立春,因此堪舆学家称之为「盲年」,听说该年就不宜嫁娶了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