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论文 管理学基础论文题目


管理学基础论文 管理学基础论文题目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论文题目 , 管理学基础论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 , 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 。
2、千百年来 , 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 。
3、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适宜的气候条件、长江黄河淮河等充足的灌溉水源、辽阔疆域上肥沃的江河冲积平原,都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农耕生产 。
4、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来就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 , 崇尚和谐、安稳、平和、缓慢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喜好中庸之道,提倡“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风度,人格上讲究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和特别容易融入群体之中的特点 。
5、这种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具体到管理思想方面,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管理上群体的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的小农意识,固守封闭不思冒险、甘于守成乏于开拓,易于满足鲜有进取,就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写照 。
6、其次 , 从宗法制度的角度分析 。
7、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 强悍的宗族凝聚力量和“家长制”式的集权专制,将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共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导致了中国管理思想上重“人治”轻“法制”、重裙带关系轻法律约束的传统形成,整个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 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其中 , 成为其中的某一节、某一环 , 谁也挣脱不开,逃脱不了 , 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 , 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既带有鲜明的专制性、等级性 , 同时又具有牢不可破的血缘亲情和心理上的融合凝聚能力 。
8、第三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
9、儒家和道家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因而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最深远、最持久、最具有决定意义 。
10、儒家和道家作为两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心理模式的思想体系 , 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演进中,互相刺激、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衍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 。
11、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追求上,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认知和个人修为上主张“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和家国的协调发展上强调个人奋斗和家国利益的趋同一致,追求的终极结果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崇尚内圣外王和天下大同思想 。
12、而道家和儒家相比 , 它更倾向于清心寡欲和宁静自守,采取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管理思想 。
13、它主张凡事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一切都超然世外、甘于寂寞退隐,在“无为”中追求“无不为” 。
14、在长期的儒道融合交流互促中 , 使得中国人无论在得意或失意时都能非常容易地找到思想和心理平衡的支点 。
15、因此,受儒家和道家影响 ,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入世追求,也有辄遇困难挫折就退隐山林、避于桃源自娱的消极遁世思想,这给古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很大的通达权变的空间,因而也使得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下都能活得适得其所 。
16、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 。
17、其中,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孙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有代表性 。
18、老子是先秦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
19、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不仅有着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也包含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多方面的社会及国家管理思想 。
20、诸如“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等许多思想对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
21、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以仁为核心 , 以礼为准则 , 以和为目标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
22、孟子是孔子思想的嫡派传人 , 也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 , 被后世尊为“亚圣” , 堪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 。
23、孟子的管理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性善论的人性观、施“仁政”的管理准则以及“修其身而天下平”等思想,对中国管理思想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24、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其军事思想和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传世之作《孙子兵法》中 。
25、国外的许多大学师生和企业家们都把《孙子兵法》作为管理著作来研读 。
26、“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 、“必以全争于天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唯民是保”等思想至今仍为管理者们所运用 。
27、管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
28、曾经辅佐齐桓公40年,政绩卓著,富国强兵,帮助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理想 。
29、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与时变”的发展与创新精神、德能并举、“德”与“能”不可偏废的选贤标准等许多管理思想,无不透射出永恒的智慧之光 。
30、从研究中国古代丰富的管理实践和古代名家管理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个丰富的、无尽的宝库,不仅成为滋养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智慧之源,而且也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开发和利用 。
31、我们有责任发掘、利用他,并为他的发展做贡献 。
3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管理思想进行归纳、提炼、综合的结果 。
33、尽管今天的概括难免有局限性 ,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借助已有资料发现其带有共性的和突出的特征 。
34、第一,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 。
35、第二,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 。
36、第三 , 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固国思想 。
37、第四,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 。
38、第五,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
39、第六,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 。
【管理学基础论文 管理学基础论文题目】40、第七,把求同视为管理的重要价值追问字数不够才2000多回答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治国、治生和治身 。
41、治国主要是处理整个社会、国家管理关系的活动,即“治国之道” 。
42、它是治理整个国家、社会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 是对行政、军事、人事、生产、市场、田制、货币、财赋、漕运等方面管理的学问;治生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它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学问;治身主要是研究谋略、用人、选才、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惩等方面的学问 。
43、这三部分管理思想还可细划为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最早是由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 , 才能达到“本理国固”的目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基本上就是沿此传承下来的 。
44、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
45、如关于人的行为规律 。
46、孔武提出“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
47、在管理中,要重视研究人的规律,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的欲望,办事情才能符合客观实际 。
48、关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荀况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观点,强调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如果放弃人的努力,期望天地的恩赐,那就太糊涂了 。
49、关于奖励和惩罚问题 。
50、认为要用赏赐去鼓励人们不怕牺牲,为国立功的精神和行为,用刑罚使干坏事的人害怕 , 并得到约束 。
51、关于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思想,荀子指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 。
52、这里,荀子提倡的就是集体行为 , 他认为群体性是人类本性之一,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群体 。
53、总之,我国古代十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界,它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对更大实体的责任 。
54、二、“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 。
55、“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
56、”“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
57、成己 , 仁也;成物 , 知也 。
58、”意思是端正自己与他人,成就物业为自我 。
59、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最佳的管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的,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 。
60、先哲们认为 , “正己”为“正人”的前提,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正”,岂能奢言正人 。
61、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