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流程 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

【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流程 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

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流程 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

文章插图
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而来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是呈上升趋势,这种事情一般协商不了就去法院起诉,那么大家知道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一、交通事故的分类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
二、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的流程1、立案阶段 。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 。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 。
2、庭前准备阶段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答辩意见后会送达给原告 。有的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举证 。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交延期举证申请 。
3、开庭审理阶段 。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发问、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意见,庭审结束 。
4、裁判阶段 。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 。随后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日 。如放弃上诉,则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
三、交通事故应该去哪个法院起诉一般是在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
选在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法院是两个不同地区的法院的情况下,选择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法院起诉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下赔偿费用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计算:
1、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
3、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
4、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多项赔偿标准是按照受诉地法院的标准计算的,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标准相差很大,直接影响获赔金额的多少 。因此,选择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法院起诉直接关系到伤者的赔偿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