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什么将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山东为什么将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文章插图
【山东为什么将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为什么将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答: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 , 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 是因为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一是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 。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 , 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 , 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 , 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 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 。其中 , 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 。
强基计划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新举措?
答: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 , 配备一流的师资 , 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 , 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 , 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 。建立激励机制 , 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 。对学业优秀的学生 , 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 。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 , 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 , 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 。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 , 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 , 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答:一是选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 , 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 , 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 。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 , 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 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 , 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 , 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 , 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 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 。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 , 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 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 , 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是什么?
答:首先 , 大约3月底 , 高校公布招生简章 。4月 , 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6月份 , 考生参加我省夏季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高考成绩公布后 , 高校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 并组织考核 , 在我省提前批录取前确定录取名单 。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 , 将根据高校通报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