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的魏国被灭的原因是什么

战国后期的魏国被灭的原因:由于战国初年,魏军纵横中原50余年无对手已成骄兵,统治者和领兵大将目光短浅并且骄傲轻敌,在具体战役战役指导上顾前不顾后,只知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魏国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而倾其精兵瑞卒伐韩攻赵,虚国远征,已犯兵家大忌 , 以至于孙膑伐魏引兵疾走大梁 , 攻其所必救 。成功地调动了敌人,围魏救赵 , 败魏军于桂陵 , 退军诉状 , 斩庞涓于马陵,所以魏国被灭国 。
【战国后期的魏国被灭的原因是什么】魏国简介:魏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 , 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 一共一百七十九年 。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接近,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 , 北面则有赵国 。魏国始都安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