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啬园介绍 南通啬园八景是哪些?

【南通啬园介绍 南通啬园八景是哪些?】

南通啬园介绍 南通啬园八景是哪些?

文章插图
一.荷风莲韵
荷花池位于啬园北扩区域 , 占地约1000平米 。通过塘栽方式展示100多种荷花、睡莲 , 囊括了白、红、蓝、黄、粉等五种颜色 , 常见的有大红袍、蝶恋花、还有重瓣的香雪海、小公主等 。炎炎夏日的时候 , 在小桥流水边观鱼、赏荷、驻足小憩 , 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夏季纳凉、怡情的绝佳去处 。
二.崇门追远
景贤门正中正面、背面各有石匾“追远”、“薪传”二字 , 表达后人对张謇先生的追念和张謇人文精髓的薪火相传 。左右两边有两幅砖雕 。右边是通州师范学院 , 建于1902年 , 是我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 ,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 张謇先生亲自题校训为“坚苦自立 , 忠实不欺” 。左边则是大生码头 。大生是张謇先生创建的第一家企业 , 取“天地之大德曰生” , 两幅砖雕形象的表达出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体系 。
三.田园风物
农家小院内的农具有很多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 , 甚至直到今天在一些偏远地区 , 它们仍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 , 在发挥着作用 。古朴的回廊 , 大小不一的石磨、石臼、石轳 , 农用独轮车、耕犁等农用工具 , 构成了一幅农家田园劳作、丰收的喜庆画面 , 在此 , 大家可以感受农家生活的辛苦与乐趣 。
四.环溪观鱼
展厅内数十只形态各异 , 与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水族箱 , 共展出热带鱼、金鱼近百种千余尾;水域里荟萃了日本锦鲤、红鲤鱼万余尾 , 我们可以在这里倚栏俯观 , 以食逗鱼 。除了鱼类观赏、鱼文化展示外 , 更有与鱼有关的参与互动性活动 , 增加其休闲趣味性 , 是青少年进行社科普及的绝佳场所 。
五.憩厅
憩厅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筑 , 共有两间 , 砖木结构 , 建筑面积127.37平方米 , 建于1956年 , 是由张氏后人出资所建 。落成时 ,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为其题写“张季直先生纪念馆” 。2000年进行保护性修复 , 目前作为张謇文史资料陈列馆 。
六.张氏飨堂
张氏飨堂建于张謇先生安葬的后一年 , 现作为“张謇纪念馆” , 陈列着啬公生前使用过的红木家具 , 收藏的字画 , 民国政府、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对先生一生的评价 , 家人的哀思 , 系列珍贵照片和根据历史照片编辑而成的影像资料等 。让后人直观感受到张謇为国家发展 , 为社会进步 , 为人民幸福苦苦探求 , 克己奉献的一生 。
七.张謇墓
是啬园最重要的景点 。张謇于1926年8月24日病逝于濠南别业 , 享年73岁 , 同年11月1日安置于此 , 1983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在原地重建张謇父子墓茔 , 四周筑有石雕栏杆 , 外围植高大龙柏 , 如今看到的铜像是1985年复立的 , 高1米98 。张謇之所以把此地所为墓地 , 是因为他的墓正对剑山 , 剑山顶上的文殊院犹如一只供奉的大香炉 , 剑山左右两侧的军山上的气象台 , 狼山的上支云塔犹如一对蜡烛台高插云端 , 喻意长年香火不断 。张謇的随葬品很简节 , 一根晚年用的拐杖 , 一副眼镜 , 一个满是缺口的茶杯 , 一个胎发球 。
八.临溪鹤影
小溪西端有一水榭 , 名叫松鹤轩 , 建于1978年 , 池中5座白鹤雕塑 ,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小溪的东端有一形状如扇的亭子 , 因坐在亭中休息时能欣赏溪水中的鹤雕 , 旧称“望鹤亭” , 现称为扇亭 。张謇先生对鹤情有独钟 , 在狼山北麓园的林溪精舍旁笼养了双鹤 。有人说“鹤”通“龢” , 张謇对鹤的喜爱缘自对恩师翁同龢的怀念 。因此后人把追思先贤、缅怀古德的一片思念之情和对啬公的崇敬之意都浓缩在栩栩如生的鹤雕上 , 融化在这朵朵梅花中 。
【拓展--推荐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