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的例子 逆向思维的例子100例


逆向思维的例子 逆向思维的例子100例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逆向思维的例子100例,逆向思维的例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个:中国女足主教练多曼斯基是一个擅用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人,这种思维方式在她执教中国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渗透到了生活和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
2、比如战术训练时一名边路球员出现失误,多曼斯基高声叫停 , 这名球员正等着挨一顿臭骂 , 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表扬,多曼肯定了她向前的意识 。
3、多曼善用逆向思维最典型的事例在于——中国女足的教练组特别的分工:球员时代后卫出身的多曼主抓球队进攻;而前瑞典女足著名射手皮娅则主抓防守 。
4、当多曼告诉韩端一个后卫在她准备射门的时候会如何防守,当皮娅告诉李洁一名前锋会从哪个角度插上时 , 你不觉得这比一味告诉队员怎么射门怎么防守来得更有效、印象更深刻吗?第二个: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 。
5、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 。
6、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 , 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 。
7、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 。
8、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9、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 。
10、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 , 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
11、 第三个: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 。
12、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 。
13、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 。
14、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
15、 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
16、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 。
17、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 。
18、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 , 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 , 后加硬转轴 , 仍然无效 。
19、最后 , 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 , 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 。
20、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
21、 第四个:某企业党委实行差额选举,规定从23名候选人中选出21名党委委员 。
22、常规操作方法是按党员代表数量发出选票,上列23位候选人名单 。
23、代表拿到选票后"择出"自己同意的那21位候选人,投票后,由监票人进行唱票统计,最后21位最高得票者当选 。
24、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做法 , 谁都没有异议 。
25、但是,这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做法 。
26、对于这个问题,采用逆向思维,完全可以这样来做:当拿到选票后,"择出" 自己不同意的那两位,唱票时,每张选票也只唱两次,最后,谁的"票多"谁就落选 。
27、这样,每一位代表所花的时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每一张选票的唱票时间也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选举效率提高了十倍 。
28、你仔细想过就不难发现 , 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效率 , 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侯选人和代表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
29、选取赞成的21位时,很多人都是从前往后打勾,只要不是很不顺眼就按着顺序往下勾了 ,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居于最后面位置的两位侯选人落选的可能性最大 。
30、这种做法使得落选的人压力不是很大,谁让自己的地理位置不佳呢 。
31、而要代表从23位侯选人中择出2位自己认为是不合适的人,那么对候选人来说加大了压力 , 他必须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改进自己的不足 。
32、对代表来说,必须经过慎重思考 , 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
33、第五个:在你的创意空间中如何应用逆向思维来赚钱?请看下面的事例:一个老人走进一家银行,来到信贷部坐下来 。
【逆向思维的例子 逆向思维的例子100例】34、他身着豪华西装、高级皮鞋,还有领带和金领带夹 。
35、"想借1美元 。
36、""甚么 , 1美元?""对?。梢月穑?"当然可以,只要有抵押,再多些也无妨的 。
37、"老人打开豪华皮包,拿出一堆股票、债券等等 , 放在经理的桌上 。
38、"总共值50多万美元,够了吧?""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借1美元吗?""是的 , 就1美元 。
39、""那么年息为6% , 只要您按时付出利息 , 到期我们就退给您抵押品 。
40、" 老人办完手续,拿了借来的1美元就准备离开银行 。
41、一直冷眼旁观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有50多万美元抵押品的人,为何来银行借1美元?于是他追上前去问个究竟 。
42、老人笑道:"来贵行前,我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 。
43、所以?。?我就在贵行寄存这些证券,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才6美分..." 所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走同种矛盾的限制:既然目的是寄存 , 但希望省钱,只能一家一家去询问比较租金高低;然而也自然有共同的担忧,那就是寄存物品的保险系数 , 往往和租金高低成比.唯独这位老人跨越了"正常":改变思维方向,用"反常"的方法达到了"正常"的目的,而且将"租金"减少到几乎等于零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