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公共通信如何处罚 信号干扰屏蔽器违法吗


干扰公共通信如何处罚 信号干扰屏蔽器违法吗

文章插图
干扰公共通信如何处罚
自从有了通信技术之后 , 我们就避免了靠写信或者是必须当面交流的方式 , 有了通信技术之后 ,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电话 , 发信息 , 这样的通信方式是现代化的必须品 , 国家是不允许损坏通信设备的 。那么干扰公共通信如何处罚?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
干扰公共通信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 ,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所谓严重后果 , 不限于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应结合本罪的特点 , 综合案件情节 , 如破坏的通讯设备的性质、严重程度 , 通讯中断的性质、时间长短、影响面以及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等 , 全面考虑确定 。
具体应结合本罪的特点 , 综合案件情节 , 如破坏的通讯设备的性质、严重程度 , 通讯中断的性质、时间长短、影响面以及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等 , 全面考虑确定 。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厉打击盗窃、破坏铁路、油田、电力、通讯等器材设备的犯罪活动的通知》(1993.12.1公发[199]10号]
凡盗窃、破坏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的 , 应以破坏电力设备罪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破坏铁路线路上的器材或者行车设施的零件、部件 , 危及行车安全的 , 应以破坏交通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破坏正在使用中的油田机器设备的 , 应以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追究刑事责任;盗窃通讯设备价值数额不大 , 但危害公共安全已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的 , 或者盗窃通讯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 , 应以破坏通讯设备罪追究刑事责任;盗窃通讯设备情节特别严重 , 罪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 , 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 , 以盗窃罪处罚 。处理这类案件 , 要防上处罚偏轻的现象 , 更不得以治安处罚代替刑事制裁 。
无线通信信号干扰分析与解决攻略
频率干扰无线通信系统滤波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 全球信息网络正在快速向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ngn)演进 。未来全球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宽带化、移动化的技术趋势 , 加之灵活性、便利性的市场要求 , 使得无缝覆盖、无线连接的目标正在日益变为现实 。当前 , 各种无线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技争鸣的局面 , 这在加速无线应用普及的同时 , 也因无线技术所固有的频率干扰而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 。
1、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 , 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容(emc)等 , 都是无线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 。工作于不同频率的系统间的共存干扰 , 本质上都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非完美性造成的 。通常 , 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 , 由于器件本身的原因和滤波器带外抑制的限制 , 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 , 这些信号落到其他无线系统的工作频带内 , 就会对其形成干扰 。
对于无线系统而言 , 发射机在发射有用信号时会产生带外辐射 , 它包括由于调制引起的邻频辐射和带外杂散辐射 。接收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 , 落入信道内的干扰信号可能会引起接收机灵敏度的损失 , 落入接收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可能会引起带内阻塞;同时接收机也存在非线性带来的非完美性 , 带外信号(发射机有用信号)会引起接收机的带外阻塞 。
有源设备产生的带外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的强度除了与设备本身的质量有关以外 , 还与两个因素有关:自身的输出功率越大 , 无用信号的输出越大;偏离工作带宽的程度 , 离工作带宽越远 , 无用信号越小 。系统对外来干扰的承受能力也与两个因素有关:本身信号的强度 , 信号越强受干扰的机会越少;干扰信号的大小 , 干扰信号电平越小 , 信号受干扰程度越低 。此外 , 发射机和接收机间的干扰还取决于两个系统工作频段的间隔和收发信机空间隔离等因素 。
无线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主要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 。
2、无线通信系统频率干扰情形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 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有:属于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gsm和窄带cdma、定位为固定电话补充的phs(小灵通)和scdma(大灵通)、同属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体系的tdd系统td-scdma和fdd系统wcdma/dma2000、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的wlan/wimax、立足于短距离通信的uwb以及将应用于无线识别的frid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虽然有所重合 , 但其特定的市场需求 , 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 , 因而必须考虑其干扰情形 。
【干扰公共通信如何处罚 信号干扰屏蔽器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