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钟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战“疫”主题作品展


常州钟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战“疫”主题作品展

文章插图
非遗传承 以艺抗“疫” 匠心情怀 健康生活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钟楼区非遗战“疫”主题作品展
时间:2020年6月1日—6月30日
地点:青枫公园南广场2号楼
钟楼区文化馆书画展厅
主题:防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行动,用他们匠心智慧、灵巧双手传递出美好的祝福,积极参与宣传疫情防控,表达出抗“疫”的众志成城、必胜信念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钟楼区文化馆举办匠人匠心的抗疫主题作品展(线上同步),旨在通过展览进一步传颂感人故事、讴歌时代精神、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时代故事,传播中国力量 。同时,连续三年开展的品牌活动——暑期非遗体验课又将启动,给予各层次人群参与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匠人匠心的坚守创新,激发对乡愁乡艺的情感归属,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
详情:
常州梳篦——逆风前行“瓶”安归来
【常州钟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战“疫”主题作品展】常州梳篦省级传承人邢粮和钟楼区区级传承人董玥彤师徒在疫情期间共同创作了两组分别以城市加油、医务工作者、基层志愿者原型、党员、典型人物为主题的梳篦作品,把人物描绘在梳胚上,把爱心描绘进人心,展现了大家面对困难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拼搏精神 。
常州乱针绣——用针线传递爱的力量
孙燕云、吴澄母女分别是乱针绣项目的江苏省省级传承人和钟楼区区级传承人,母女二人从女性视角被“战疫”中的巾帼力量所震撼着 。因此选择了以女性医务工作者为创作主角,整体构图由女性医务工作者和康乃馨花朵构成 。用针线向疫情中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致敬,赞叹她们以柔肩扛起责任,以坚韧诠释担当,让一朵朵最美的“女人花”在抗疫一线绽放,传递爱的力量 。
留青竹刻——以刀代笔 以竹为纸抒情怀
留青竹刻市级传承人徐敏带领团队成员,精心创稿、雕刻、反复打磨,创作了一件件以“抗疫”为主题的留青竹刻作品,表达了大家对疫情的关心,对抗疫“战士”的敬意,为抗击疫情贡献了“非遗”力量 。
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团队成员,在疫情期间以刀代笔、以竹为纸用留青竹刻反映当下,记录着2020年发生的疫情,用非遗技艺传承历史记载!
面塑市级传承人吕信芝在疫情期间为了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创作了多个面塑作品 。表达了自己对抗疫逆行者的敬意,每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都体现了逆行者的一种光辉形象,更是抗疫众生相的代表体现 。
烙画区级传承人张国良带领团队学员前期通过网络沟通讨论,确定主题、画面后,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走进工作室创作了《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系列烙画,致敬在防控一线的“战士” 。传递了战疫正能量,迎来春暖花开 。
钟楼区区级炭精画传承人陶通,在疫情期间创作出了4幅炭精画作品 。陶通说:“每天电视上看到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特别辛苦,我只有拿起手中的画笔创作一些作品展示这些当代的英雄们,也算是为疫情防控做点贡献了 。”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承载着北港街道周伟志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期间,她创作了多幅剪纸作品,将抗击疫情期间的感人场面,转化成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助力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打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