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的场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的场景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的场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
2、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
3、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的场景】5、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一个是动态“共剪” , 一个是语态“却话” 。
6、“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 。
7、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 , 推向了虚处 。
8、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 , 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 。
9、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 。
10、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
11、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 , 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
12、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 。
13、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
14、“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 。
15、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 。
16、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 , 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 。
17、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 , 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
18、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 。
19、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
20、四句诗 , 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 , 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