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综合性学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八都中心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知识技能 , 割裂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割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的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是传统教学的弊端 。
2、目前小学教学第一线还没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也少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的现状,提出此课题,主要原因有三: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
3、《语文课程标准》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 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 ,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 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 。
4、这一切都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重要地位 , 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 。
5、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
6、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 。
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8、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9、”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
10、3、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 。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12、”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它正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
13、同时 , 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有区别,它应该具备语文学科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14、二、概念的界定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15、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 , 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
16、《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
17、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18、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
19、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
20、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具备这样特点: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统整性;生存性 。
21、三、实验目标本课题实验研究的目标有三个: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前进的步伐,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22、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可操作性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
23、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 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 提高教师素质 。
24、四、实验原则实践性原则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相比,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践性 。
25、综合性学习重参与,重体验 , 重语文实践活动 。
26、在人人参与、全程参与之中,在丰富多彩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什么是综合性学习,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 。
27、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比,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得到的感受、体验,习得的方法,形成的能力;注重在实现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对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认识,对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以及逐渐形成的语文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
28、2、协同性原则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性”理论为指导,注重诸教育要素的协调,形成适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新教学体系,促使多种要素之间产生互补作用,提高作文教育效率 。
29、3、渐进性原则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不可要求过高 。
30、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要体现阶段性和渐进性 。
31、本实验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分层要求,分阶段实施 。
32、4、开放性原则综合性学习和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相比 , 有更大的开放性 。
33、内容上的开放——一切语文课程资源均可为“我”所用;途径上的开放——广阔的时空均可成为综合性学习的“课堂” 。
3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 ,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收获 。
35、五、实验基本策略开拓生活领域策略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背景等因素,他们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 , 尤其是在应试和传统观念的包裹下,一些学校考试与分数的“云雾” 遮天蔽日,儿童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窄,甚至到了“只留两个鼻孔出气”的地步 。
36、可见 , 孩子的学习完全与生活隔离了,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的语文学习 , 必须开拓生活领域,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37、2、培养智力技能策略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 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 。
38、学生提出学习专题、策划学习活动、表达学习收获、交流学习成果,都是一种理性思考活动 。
39、3、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现代学习的显著特点 。
40、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根据本实验的特点,将采用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平台,通过文化角、生活专栏、校内网络等形式,为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 , 从而以达到资源共享 , 优势互补的目的 。
41、合作的形式:师生合作 , 生生合作,师师合作,校内外合作 。
42、通过讨论、交流,传递信息,沟通情感 。
43、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又能提高他们的策划能力,观察体验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
44、六、实验时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性阶段(2006年4月—2006年6月) 。
45、主要目标: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工作、现状摸底(问题诊断,需求分析等)、制订课题研究目标和计划等 。
46、主要措施:由课题组长牵头,各位组员配合,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料,请上级以及有关专家指点、论证 , 然后完成关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的总课题实施方案 。
47、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7月—2007年9月) 。
48、主要目标:按照课题方案 , 分阶段实验研究 。
49、实验中及时调整实验计划,认真归纳总结“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与方法 。
50、主要措施:1.组织课题研讨会每学期不少于5次;2.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3.聘请教育专家来校作现场指导;4.强化组织领导 , 经常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质保量完成实验研究的任务;5.做好成果整理收集展示等工作 。
51、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 。
52、这一阶段的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回顾总结实验研究总情况,整理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材料 ,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
53、小结本课题实验研究中的得失 。
54、并请上级和有关专家对本实验研究进行鉴定 。
55、七、成果形式师生作品展示:(1)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的体会、感受文章集,编写《水袖飘舞的语文综合学习》;(2)、开展语文综合学习展示的主题班会;(3)、教学案例专辑展示 。
56、编写《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集》 。
57、以上内容的汇集与展示,籍以进行校内外交流 。
58、2.撰写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如条件成熟,将编印一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论文选》 。
59、3.以课题汇报会的形式,全面展示本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新一轮的研究 。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