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厦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文章插图
厦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落实减负措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有关要求 , 现就加强我市中小学生“五项管理”落实减负措施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全面加强“五项管理” , 切实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 , 做到全覆盖、齐步走、常态化 , 有效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 ,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二、主要举措
01加强学校作业管理
建立健全作业总量控制机制 , 学校应指定专门管理人员 , 负责管理和平衡各学科作业总量 。认真研发、积极推广校本作业 , 创新实行差异化作业、分层作业等 , 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 。严格作业批改管理 , 义务教育阶段布置的书面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 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 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努力做到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 , 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
02加强睡眠作息管理
各校可参照《厦门市小学作息时间表(2021年版)》(文后附件1)和《厦门市初中作息时间表(2021年版)》(文后附件2) , 结合校情等实际 , 科学修订学校作息时间表 。鼓励探索弹性课时 , 探索适时安排长短课时 , 小学可通过提高课堂效率等方式探索每课时35分钟 。学校探索实行的作息时间表 , 应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严禁学校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 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 , 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如有学生努力做作业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 , 应按时就寝不熬夜 , 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不能完成作业的原因 , 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 不得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 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 , 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 要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
03加强手机进校管理
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 按照“一校一案”原则 , 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具体管理实施方案 , 禁止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规范学生带手机入校园的申请、审批、建档等管理制度 , 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保管装置、离校领取方式等内容 。建立多元校园通讯方式 , 便于学生在校园内与家长联系 , 做到手机有限带入校园 , 禁止带入课堂 ,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
04加强课外读物管理
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 , 明确推荐程序、审核、公示、报备等要求 , 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加大书香校园建设 , 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 , 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 , 拓展学生阅读活动 , 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
05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落实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 , 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 高中每周2课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 。支持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创新校内外体育健康活动形式 , 构建校园体育活动提质体系、家校协同育人体系、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积极开展“明眸健行”跑操、“轻眼课间十分钟”等活动 , 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 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运动技能 。争取到2022年和2023年 , 中小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 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 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 。
06切实降低考试压力
严格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 设置教学适应期 , 做好幼小、中小衔接 , 缓解学生家长的“起跑线”焦虑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 小学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 初中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 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 , 不得随意增减内容、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加强考试前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精准实施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 , 让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迎考态度 。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 , 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
07扩面提质课后服务
完善课后延时服务政策 , 扩展课后服务内容及覆盖面 ,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 初中主要开展午餐午休、课后辅导等服务 , 小学主要组织午餐午休、自主阅读、完成作业、个别辅导、特色活动等服务 , 争取到2021年秋季实现城区学校“应开尽开”课后服务全覆盖 , 中小学生三分之二以上参加课后服务 。
08强化家长协同管理
学校要主动做好家长工作 , 定期开展家庭教育 ,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积极参与“五项管理” , 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做作业习惯、睡眠习惯、手机使用习惯、阅读习惯、体育锻炼习惯 , 科学预防肥胖和近视 。不随意增补孩子家庭作业 , 不盲目报班参加校外培训 , 共同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
09规范管理校外培训
按照“问题导向、依法规范、分类施策、协同治理”的要求 ,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问题治理 , 重点整治证照情况、安全隐患、培训行为、收费管理、广告宣传等方面的问题 , 动态发布并及时更新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健全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 明确权责分工 , 切实形成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强化日常监管 , 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 不得布置任何形式家庭作业等规定 , 严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经营行为 。
三、组织保障
各区教育局、各校、各教研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 , 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 ,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 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 。
要把落实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情况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办学行为督导、教师考核等工作内容 , 列入综合督政、专项督导和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点 , 并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1〕32号)精神 , 于2021年确保“五项管理”督导所有中小学校全覆盖 。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对开展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 定期发布监测结果 。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引导社会参与“五项管理” , 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点击查看↓↓
【厦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