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学校开学疫情防控相关问答 厦门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


厦门学校开学疫情防控相关问答 厦门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

文章插图
厦门秋季开学前后学校疫情防控热点问题答疑(中小学幼儿园版)
1、省外低风险地区返回的师生,返回后已经进行核酸检测,是否还需提供入学前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吗?
答:需要 。省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需持返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等,方可入校 。
2、省外低风险地区返闽的学生,如因特殊情况返闽未满14天,但低风险城市(包含省外低风险区域)已待满14天,可以申请入校吗?
答:可以 。省外低风险地区学生应提前14天返闽,如因特殊情况无法返闽的,返校前须提供返校前14天行程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等方可返校 。返校后,参照高校做法再次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3、学生发热去医院看病,生病痊愈后,闽政通在14天内还一直是橙码,这种情况可以入校吗?
答:进入校园须凭绿码通行 。学生发热导致橙码,转绿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可:一是就诊14天后(第15天起转为绿码);二是间隔7天以上再次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 。如:1日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需在8日或8日后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且结果为阴性 。
4、有很大部分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手机,应该怎么提供绿码和行程码?
答:低年级学生可由家长在“八闽健康码”、“微信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支付宝APP中的健康码”上申领孩子健康码和行程码,打印呈交 。
5、在校园内,老师、学生要佩戴口罩吗?
答:中小学生校园内封闭场所无法落实一米线安全距离的,应佩戴口罩;室外活动通风情况良好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 。中小学校教师上课期间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园教师在园期间要佩戴口罩 。
6、门岗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除了要全程佩戴好口罩,还需要注意什么?
答:上岗前要落实晨午检、常态化核酸检测、全流程接种新冠疫苗,工作期间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等措施,口罩弄湿要及时更换 。
7、开学前的应急演练是否可以在开学后执行?
答:不行 。各校要在秋季学期开学前组织开展各项防控方案和预案培训,让师生员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不能开学 。
8、开学后,学校正常的体育、艺术活动能否正常开展?
答:可以 。学校在组织活动时,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活动人数超过50人,要制定防控方案和预案,综合考虑学校防控压力、活动场所等现实问题,采取预约、错峰等方式,减少师生聚集和交叉接触 。
9、当学校师生上报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学校应该怎么做?
答:
(1)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暂缓此类师生返校上课 。并配合所属辖区村(居)委会,落实好密接、次密接者的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居家观察等防控措施,待隔离结束后,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健康绿码等,方可返校 。
(2)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的,此类师生可以正常上课 。但要严格做好本人及其他共同居住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每日向学校上报体温情况及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就医,暂缓上课 。
10、当学校食堂员工每日体温检测时,有发现员工体温≥37.3℃时,员工还可以继续工作吗?
答:不可以 。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食堂员工上岗前体温检测≥37.3℃,复测后体温仍≥37.3℃,严格按发热转运程序拨打120送医就诊 。
11、开学前,学校饮用水需如何做好检测?
答:开学前,学校要对饮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清洁消毒,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样和检验,检验和评价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卫生标准,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提供饮用水 。
12、校外人员入校需遵守哪些规定?
答:校外人员非必要不入校 。确因工作需要进校的,要提前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并做好“扫码、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防疫要求,方可入校 。
13、学校没有食堂的,需要向学生提供午餐吗?
答:需要 。午餐工程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为解决学生中午用餐需求,学生如需在学校用餐,应由监护人(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初,做好此类学生统计,由家委会和学校共同商定具有配餐资质的供餐企业,定时送餐到校,为学生提供午餐 。
14、有提供午餐的学校,校外供餐人员和普通教职员工一样管理吗?
答:不一样 。
(1)配餐人员应是固定人员,非必要不更换,且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常态化核酸检测 。
(2)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
(3)配餐人员应每天向所属公司上报体温检测及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状况,确保每日送餐人员身体健康 。如共同居住者或本人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即更换配餐人员,并向学校报备 。
15、学校在开学前,应该怎么加强校地联防联控?
答:学校要积极对接属地公安、交通、卫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开学校门附近交通、“点对点”发热转运程序、食堂环境监测等工作,健全学校疫情防控全链条无缝对接的校地联防联控机制 。
16、现在防疫物资购买非常方便,学校可以不用储备物资吗?
答:不可以 。学校要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 。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 。
【厦门学校开学疫情防控相关问答 厦门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17、开学前,如何做好室内环境的消杀?
答:
(1)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
(2)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
(3)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每月至少一次 。
18、住宿学生可以随意串门和离校外出吗?
答:不可以 。学生住宿期间非必要不串门,学校要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 。
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 。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销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学校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
19、校园出现新冠病例应怎么处理?
答: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育主管部门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等人员排查和终末消毒等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对共同生活、学习的其他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就医 。
20、因病缺课的师生可以随时入校吗?
答:不可以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传染病,若为传染病,应持证明交校医复核确定隔离期满,或者隔离期满经校医检查后出具复课证明,健康绿码方可入校 。如果为普通疾病,师生员工病愈后返校需提供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或由本校校医进行研判,健康绿码方可入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