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中对公私财物造成损失的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中对公私财物造成损失的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文章插图
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 , 我国只有交通肇事罪 , 而逃逸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量刑情节 , 并没有被刑法单独规定为一个罪名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 , 实践中对其的认定还是显得有点难度 。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相关内容 , 一起来看看吧 。
一、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交通肇逃逸案件不断发生 ,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但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呢?
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 , 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 , 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是否包括刑事和民事责任 , 认识不一 , 我们倾向仅仅是刑事责任);
第三 , 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
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 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 否则 , 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 , 同时于法无据 , 于情不合 。在上述案例二中何某的行为很明显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 , 应该认定其有逃逸情节 , 而在案例一中的古某虽然有离开现场的情节 , 但其主观目的不是逃避法律追究 , 而是到交警部门投案自首 , 所以不能认定为其逃逸;在案例三中 , 对于李某的行为也不能认定为逃逸 , 虽然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 但其不是从交通事故现场离开的 。
【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中对公私财物造成损失的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责任认定重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 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 应当负全部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 , 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 , 但如果逃逸 , 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 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
损害赔偿重 。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 , 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 , 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 , 发生交通事故后 , 赔偿时 , 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 。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 , 按《保险合同》约定 , 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 , 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
行政处罚重 。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 , 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 , 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 ,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 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刑事责任重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肇事后逃逸的 , 属法定的加重情节 , 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 , 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 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 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 , 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 按《刑法》规定 , 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此外 , 法律还规定 , 交通肇事后 ,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 , 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 , 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
三、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 , 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 , 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 , 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 , 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 , 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 , 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 , 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 , 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