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 ,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二者的含义不同(1)1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2)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 为应纳税所得额 。
2、2、二者的计算方法不同(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2)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扩展资料: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予扣除的项目: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 。
3、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纳税人购置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 。
4、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 。
5、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
6、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以及除前款所称违法经营罚款之外的各项罚款 。
7、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 , 允许在税前扣除 。
8、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 。
9、6、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 。
10、7、各种赞助支出:是指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
11、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如担保支出、回扣支出、风险投资准备金支出等 。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