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之僧 蜀鄙之僧拼音


蜀鄙之僧 蜀鄙之僧拼音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蜀鄙之僧拼音,蜀鄙之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 。
2、鄙:边远的地方 。
3、出自清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原文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4、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
5、人之立志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
【蜀鄙之僧 蜀鄙之僧拼音】6、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7、译文: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 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
8、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 。
9、愚笨和平庸 , 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 , 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
10、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 , 形成一代学风 。
11、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 , 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12、主旨赏析:文章着重论述做学问的道理,指出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
13、文章先讲为学的难与易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 而可相互转化 , 转化的条件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
14、平庸与聪明的关系也可转化,如孔子的学说却由天赋不高的学生曾参相传 。
15、接着讲了四川边境贫富两僧想去南海的故事 , 富者一直想雇船而不能实现,贫者苦行一年而返,说明天下无难事 , 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点出立志为学这一中心命题 。
16、结尾指出,自恃聪明而不学者必败,愚庸者能勤奋学习则必有成就 。
17、全篇采用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写法 , 两僧对比,例证生动,观点鲜明 。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学一首示子侄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