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送别诗吗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送别诗吗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送别诗吗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的《别董大》赏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赏析】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
3、高适《别董大》诗的第二首说:“六翮飘飖私自怜 , 一离京洛十余年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送别诗吗】4、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5、”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
6、而且 , 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 。
7、第一首却胸襟开阔 , 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 , 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9、开头两句 , 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 。
10、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 。
11、夜幕降临以后 , 又刮起了北风 , 大风呼啸 。
12、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 。
13、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 , 往南方飞去 。
14、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 。
15、“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虽是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 。
16、北方的冬天,绿色植物凋零殆尽,残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视界很广,可目极千里 。
17、说“黄云”,亦极典型 。
18、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 , 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 。
19、如此理解,开头两句便见出作者并非轻率落笔,而是在经过了苦心酝酿之后,才自然流出的诗歌语言 。
20、这两句,描写景物虽然比较客观,但也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 。
21、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 。
22、所以,首二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但是 , 高适毕竟具有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开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 。
23、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
24、“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 。
25、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 , 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
26、据说,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崔珏曾写诗咏叹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
27、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
28、这写的不过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显 , 诗境未免狭小 。
29、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 , 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远比崔珏那几句阔远得多,也深厚得多 。
30、崔诗只是琴师身世的材料,而高诗却堪称艺术珍品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