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文章插图
1、节日溯源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
2、历史演变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古时南北各地风俗各异,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重阳节习俗活动鲜见于文字记载 。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 。
3、民俗活动 。
(1)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2)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