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书法作品欣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书法作品欣赏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书法作品欣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赏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任太守 。
2、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 。
3、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 。
4、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 。
5、每逢佳节倍思亲 , 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 。
6、这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
7、词的上片把酒问青天而产生的奇思遐想 。
8、句句不离赏月 , 而又没有一句正面描写月色,只从作者对月亮的奇思遐想下笔 。
9、这就不落窠臼,写出了新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 。
10、词的正文开头两句劈空而来 , 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明月从何时就有了?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 , 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事出有因 。
11、他由赏月而幻想离开尘世 , 飞到月宫的琼楼玉宇中去 。
12、又因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于是在月光下翩然起舞 , 这时他陶然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 , 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 。
13、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人间,自我战胜了出世之念 。
14、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 。
15、词人由赏月而怨月:月亮,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种种变化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 。
16、人生在世,悲欢离合总是难免的,月亮运行,阴晴圆缺乃自然规律 。
17、这样,作者以旷达的态度否定了离愁别绪 。
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
19、前人盛赞“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这首词从总体看,作者在和明月对话中既展现了奇思遐想,同时又透露出哲理的光辉,这样,它和一般中秋词孤立地吟风弄月迥然而异 。
20、2、这首词以月起,以月终,结构天然,无雕刻斧凿之痕迹 。
21、3、这首词,就句式看 , 上下片中字数相等的句子多至五对(五言的三对,六言的两对) 。
22、另外 , 措词也很讲究,使读者读起来节奏铿锵 , 音律和谐 。
2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书法作品欣赏】24、」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
25、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26、」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
27、「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
28、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