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主要成就 袁隆平主要成就300字


袁隆平主要成就 袁隆平主要成就300字

文章插图
小伙伴们好,最近小跳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袁隆平主要成就这个都颇为感兴趣的,那么小跳今天就来为大家梳理下具体的一些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
1、袁隆平在国内率先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他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先要利用雄性不育” 。他的理论和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 , 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杂交水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首先提出了“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最终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 。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化” 。二是育成了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广泛应用于生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口 。据前人研究,水稻异交率仅为2.4% , 杂交一代种子产量极低,远达不到生产要求 。国际水稻研究所从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因为当时研究所没人相信能解决种子生产问题 。袁隆平带领的课题组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种子产量逐渐增加,现在亩产已经达到300多公斤的高产 。
3、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战略 , 即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 , 程序越来越简单,效率越来越高;在杂种优势层面,从品种到亚种,再到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杂种优势越来越强,推动杂交水稻一步步迈上新台阶 。这一思想被国内外同行所采纳,成为发展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3] 。
【袁隆平主要成就 袁隆平主要成就300字】4、袁隆平解决了双系统方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例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遭遇重大挫折时 , 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起始温度指标和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低谷 。后来研究提出了核心制种程序和冷水系列灌溉繁殖,使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最终获得成功并得以推广 。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特别责任专家,主持中国性合作研究 。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同熟期两系杂交水稻比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 ~ 10% 。
5、袁隆平设计了高冠层、短穗层、大穗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7年,袁隆平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示范片第一、二、三期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目标 。2013年,他启动了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目标的第四期 , 计划到2020年实现目标 。同时 , 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生产应用 。从2007年开始,取得了很大的增产增收效果,已经在全国7个省市实施 。其中 , 湖南省的县(市、区)从20个增加到2012年的50个,面积882万亩 。到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贡献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