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信是什么意思

手信,汉语词语,是中国古代礼品称呼 。出自连横《台湾语典》“伴手贽曰伴手 。俗赴亲友之家 , 每带饼饵为相见之礼 。而台北曰手讯;谓手之以相问讯也” 。手讯、手信,盖音转 。“贽”就是礼物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玉帛 , 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 , 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 。
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当时也称为“贽” 。礼物不必太多 , 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 , 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
主人受了贽礼,等客人离去时,仍然尽数奉还,礼物是象征性的,只是臣下献给国君 , 卑下者献给尊长者的礼物是不奉还的 。可见古今中外的交际来往,都离不开送礼这个内容 。
送给老师的礼物、学费叫贽敬 。一只鹅、一包枣,礼物虽轻,送的却是情意 。
直到今天 , 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总得象征性地送点“手信”:几斤水果、一两包糖、一盒点心,乃至少到一束鲜花、一根羽毛 。
古往今来 , 潮人世代相沿,迎春佳节登门拜年或探亲访友、赠别饯行,常特意携带礼品致送,以深表情意 。这些随带礼物人们常惯称为“手信” 。
广东话里的“手信”,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 。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而信手捎来 , 故称“手信” 。
【手信是什么意思】近年来手信的意义范畴逐渐扩大,趋向于礼品的含义,也衍生出了诸如 手信网 之类的电子商务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