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福晋 侧福晋最后的结局


侧福晋 侧福晋最后的结局

文章插图
【侧福晋 侧福晋最后的结局】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侧福晋最后的结局,侧福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格格有名有份也是说侧福晋有名有份,这里的格格就是指侧福晋,出现这种说法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侧福晋在成为福晋前是某个格格,二是格格在作为非正式号前也是侧福晋的称谓,与后来的格格含义是不同的 。
2、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 。
3、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 。
4、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 。
5、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 。
6、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 , 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 。
7、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 。
8、此外还有女官 。
9、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 。
10、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
11、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 。
12、扩展资料: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无定制 。
13、(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 , 次女称“嫩哲格格”) 。
14、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
15、“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
1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格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