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起源 对联起源的故事


对联起源 对联起源的故事

文章插图
【对联起源 对联起源的故事】关于对联起源的故事,对联起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
2、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桃本来是作为一种植物而被认为有避邪作用的 。
3、《玉烛宝典》引《典术》说桃是“五行之精” , 可以厌伏邪气制百鬼 , 所以作“桃板”著于户(《太平御览》所引《典术》“五行之精”作“五木之精”,“桃板”作“桃人梗”) 。
4、从桃枝、桃杖到桃人梗,桃有一个人格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神格化的过程 。
5、桃板、桃符的出现正是两种过程合一特别是转变的集中体现之物 。
6、虽然资料中无南朝或更早之桃板上有字、画的记载 , 但是桃板,这种加工平整的东西,桃的避邪作用只是作为属性存在,它一定另有目的 , 根据后来文献中所记桃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并写二者名字的事实,可以推断,桃板一出现可能就有图或字 , 或二者兼而有之 。
7、所写所画也应当是神荼和郁垒 。
8、最初桃枝、桃梗和执鬼神神荼、郁垒是两回事 。
9、一旦在桃板上画神荼、郁垒像 , 写上名字,就使二者合一 。
10、桃符既是原来的桃梗,又可以代表画有图形的桃板,二者有区别,也混同 , 在混同的情况下.桃符也就成了神荼、郁垒的代名词 。
11、至少可追溯到五代末宋初蜀主孟昶桃板题字的著名故事 。
12、宋张唐英的《蜀梼(táo)杌(wǜ)》记载,孟昶(chǎng)降宋前一年(乾德三年)的除日,让翰林学士幸寅逊在寝门的桃板上题字不如意 , 于是亲自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13、果然新年降宋,吕余庆为成都知府,而长春是宋太祖诞生13的嘉号,应了孟昶所题,成为亡蜀先兆 。
14、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一也记载了这个故事,还说“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题‘元享利贞’四字” 。
15、看来题写一年平安词是恒例 。
1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除了以往桃板、桃符主要用于辟恶外 , 可在上面写迎春纳福的吉利祝词,这是桃符性质的重要改变 。
17、关于此点,唐末韩鄂的《岁华纪丽》说,门署桃板是为了“纳庆”,可为注脚 。
18、宋代桃符的迎春纳福性质更加明显,北宋《岁时杂记》说: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为之,除了画图像外,“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
19、在长方形桃板上书写春词和祝福语已是桃符的一种类型 。
20、南宋高宗时修《嘉泰会稽志》卷一三也说“桃牌书左神荼、右郁垒 , 亦或书他语 , 门左右设之” 。
21、南宋时代的《梦粱录》除此记载外,市场上还卖“迎春牌儿”,除夕要“贴春牌” 。
22、看来“春牌”是迎春桃牌之意,是一种新型的桃符 。
23、桃符也就变成了两种类型 。
24、这种桃木板所制春牌,到了明代一般成为纸制,且名为“春帖” 。
25、制作材料的改变,使春帖脱离了桃符旧制,成为独立于桃符以外的一种饰品 。
26、嘉靖福建《汀州府志》记载了桃符后 , 接着写到:“春帖:大夫之家俱用五色笺书联句,以贴于门或厅堂柱间,虽工贾亦买而贴之,以见除旧布新之意 。
27、”春帖又有“春对”、“春联”、“门联”等名称 。
28、其中“春联”一词 , 成为清代的流行用语,一直沿用到今天 。
29、春联所贴之处 , 前引福建《汀州府志》说是在门或厅堂柱间,不太具体 。
30、明《月今广义》的记载更为详细 , 说除夕更换春帖、柱联、门额,在堂轩楣枋贴宜春、福、祷、寿等字 。
31、春联的内容 , 据《清嘉录》所载,“多写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及家声、世泽等语为门联 。
32、咸集《葩经》吉语、唐宋人诗句为楹贴”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