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象形字 鸟的象形字图片


木的象形字 鸟的象形字图片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鸟的象形字图片,木的象形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与木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有:一、木:象形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冒也 。
2、冒地而生 。
3、东方之行 。
4、从屮 , 下象其根 。
5、凡木之属皆从木 。
6、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冒也 。
7、以曡韵为训 。
8、冃部曰 。
9、冒,冢而前也 。
10、冒地而生 。
11、东方之行 。
12、从屮 。
13、下象其根 。
14、谓也 。
15、象上出 。
16、象下垂 。
17、莫卜切 。
18、三部 。
19、凡木之属皆从木 。
20、二、末:指事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木上曰末 。
21、从木,一在其上 。
22、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末)木上曰末 。
23、从木 。
24、从丄 。
25、此篆各本作末 。
26、解云从木,一在其上 。
27、今依六书故所引唐本正 。
28、莫拨切 。
29、十五部 。
30、六书故曰 。
31、末,木之竆也 。
32、因之为末杀 , 末减,略末 。
33、又与蔑莫无声义皆通 。
34、记曰 。
35、末之卜也 。
36、语曰 。
37、吾末如之何,末由也已 。
38、三、本:指事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木下曰本 。
39、从木,一在其下 。
40、〖注〗徐锴曰:“一,记其处也 。
41、本末朱皆同义 。
42、” 〖注〗、,亦古文本 。
43、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本)木下曰本 。
44、从木 。
45、从丅 。
46、此篆各本作本 。
47、解云从木,一在其下 。
48、今依六书故所引唐本正 。
49、本末皆於形得义 。
50、其形一从木丄 。
51、一从木丅 。
52、而意u在是 。
53、全书如此者多矣 。
54、一记其处之说 。
55、非物形也 。
56、大雅以本奏为奔走 。
57、假借也 。
58、布忖切 。
59、十三部 。
60、四、朱:指事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赤心木 。
61、松柏属 。
62、从木,一在其中 。
63、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赤心木 。
64、松柏属 。
65、朱本木名 。
66、引伸假借为纯赤之字 。
67、糸部曰 。
68、絑,纯赤也 。
69、是其本字也 。
70、从木 。
71、一在其中 。
72、赤心不可像 。
73、故以一识之 。
74、若本末非不可像者 。
75、於此知今本之非也 。
76、章俱切 。
77、古音在四部 。
78、又按此字解云赤心木 。
79、松柏属 。
80、当厕於松樠桧枞柏之処 。
81、今本失其旧次 。
82、本柢根株末五文一贯 。
83、不当中骾以他物 。
84、葢浅人类居之 。
85、以傅会其一在上,一在中,一在下之说耳 。
86、五、未:指事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味也 。
87、六月,滋味也 。
88、五行 , 木老於未 。
89、象木重枝叶也 。
90、凡未之属皆从未 。
91、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未)味也 。
92、口部曰 。
93、味者,滋味也 。
94、六月滋味也 。
95、韵会引作六月之辰也 。
96、律书曰 。
97、未者,言万物皆成 。
98、有滋味也 。
99、淮南天文训曰 。
100、未者,昧也 。
101、律历志曰 。
102、昧薆於未 。
103、释名曰 。
104、未 , 昧也 。
105、日中则昃 。
106、向幽昧也 。
107、广雅释言曰 。
108、未,味也 。
109、许说与史记同 。
110、五行木老於未 。
111、天文训曰 。
112、木生於亥 。
113、壮於卯 。
114、死於未 。
115、此u昧薆之说也 。
116、象木重枝叶也 。
117、老则枝叶重? 。
118、故其字象之 。
119、无沸切 。
120、十五部 。
121、凡未之属皆从未 。
122、六、制: 会意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裁也 。
123、从刀从未 。
124、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断 。
125、一曰止也 。
126、,古文制如此 。
127、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制)裁也 。
128、衣部曰 。
129、裁 , 制衣也 。
130、制,裁衣也 。
131、此裁之本义 。
132、此云制,裁也 。
133、裁之引伸之义 。
134、古多假折为制 。
135、吕?(xíng) 。
136、制以? 。
137、墨子引作折则? 。
138、鲁论 。
139、片言可以制狱 。
140、古作折狱 。
141、羽猎赋 。
142、不制中以泉台 。
143、制或为折 。
144、又吕? 。
145、折民惟? 。
146、四八目引作制民 。
147、从刀未 。
148、?意 。
149、征例切 。
150、十五部 。
151、未,逗 。
152、物成有滋味可裁? 。
153、说从未之意 。
154、未下曰味也 。
155、有滋味可裁? 。
156、故刀未为。
157、一曰止也 。
158、前义可包此义 。
159、七、采: 会意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捋取也 。
160、从木从爪 。
161、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采)捋取也 。
162、大雅曰 。
163、捋采其刘 。
164、周南芣苢传曰 。
165、采、取也 。
166、又曰 。
167、捋(luō,lǚ)、取也 。
168、是采捋同训也 。
169、诗又多言采采 。
170、卷耳传曰 。
171、采采、事采之也 。
172、此谓上采训事、下采训取 。
173、而芣苢传曰 。
174、采采、非一辞也 。
175、曹风采采衣服传曰 。
176、采采、众多也 。
177、秦风蒹葭采采传曰 。
178、采采犹萋萋也 。
179、此三传义略同 。
180、皆谓可采者众也 。
181、凡文采之义本此 。
182、俗字手采作采、五采作彩 。
183、皆非古也 。
184、释诂曰 。
185、采、事也 。
186、此言假借 。
187、采事同在一部也 。
188、从木 。
189、从爪 。
190、此与同意 。
191、之训曰 。
192、禾成秀人所收也 。
193、则亦可云木成文人所取也 。
194、此采为五采字而毛诗屡言采采与 。
195、仓宰切 。
【木的象形字 鸟的象形字图片】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