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及翻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及翻译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段话出自于《论语》 , 讲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
2、《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日常言行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初期 。
3、《论语》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 。
4、一、这段话意思的解析 。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其实这就是字面意思 , 讲一个人天资聪慧又勤奋 , 特别喜欢去了解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并且不以向比自己差的人询问而感到羞愧 。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才是真实的学习态度,才能称之为知道 。
8、这是讲一个人要诚实 , 遇到不懂的东西不能装懂 。
9、真实地表达自己才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态度 。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11、”自己默默记下学习到的东西,并且追求知识永远不觉得厌烦 , 教导别人知识也不会觉得疲倦 。
12、二、这其实是三句话,具体的出处是不一样的 。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是以谓之文也 。
14、”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6、”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7、’”孔子说,子由,你到底知道不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19、”出自于《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一句谦虚的话,说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默默记住学习的内容 , 学习知识不厌烦,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 我有哪一样呢?这一段话本身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论语》章节 。
20、不过这些都是讲学习态度的 , 连在一起也没有突兀的地方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及翻译】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