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称幼年的儿童 古代对幼年的儿童怎么称呼


古代人怎么称幼年的儿童 古代对幼年的儿童怎么称呼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古代对幼年的儿童怎么称呼,古代人怎么称幼年的儿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人怎么称幼年的儿童 古代对幼年的儿童怎么称呼】1、古代人对幼年的儿童称谓有以下9个:童孺:儿童 。
2、2、垂髫[tiao]:指儿童 。
3、3、龆[tiao]年:童年 。
4、4、髫[tiáo]年:童年 。
5、5、髫[tiáo]龄:童年 。
6、6、束发:是指青少年 。
7、7、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
8、8、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
9、9、孺子:儿童 。
10、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 , 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
11、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
12、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
13、扩展资料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
14、2、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
15、3、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
16、4、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
17、5、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18、6、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
1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