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二 )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也正是得益于此项临床研究 , 重度心衰患者蔡女士的生命轨迹得以彻底改变 。 54岁的她在一年前出现胸闷气喘、心悸的症状 。 5个月前 , 她感觉胸闷 , 气促加重 , 于2021年8月来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 。
入院后 , 检查结果显示蔡女士全心扩大 , 左室心尖血栓形成 , 重度三尖瓣反流 , 中度肺高压 , 呈现心衰迹象 。 常规的操作 , 蔡女士需要进入心脏移植等待系统 , 等待接受心脏移植 。 可偏偏她属于那种不适合接受移植 , 移植后排异风险极高的人群 , 器官移植成为禁忌证 。 “她是最适合进行人工心脏植入的那类患者了 , 如果不做 , 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
植入目前最小、最轻的机械心脏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为其进行了艰难的前期治疗维护 , 并动用了球囊反驳等一系列系统维持 。 医院院长余学清等院领导也对这一手术给予了高度关注 , 并加速了该系统在医院层面的通过程序 。
黄劲松带领手术团队将左心室辅助装置顺利植入患者体内 。 经过精确调整后 , 这颗磁悬浮心脏在患者体内开始工作 , 已经过渡到人工心脏大部分替代病人自身心脏工作的状态 , 患者恢复良好 。 与术前相比 , 患者精神饮食均较前明显好转 , 下床活动自如 , 生命体征平稳 。
“和心脏移植不同的是 , 这颗人工心脏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 人工心脏和患者本身的心脏一起承担了原来的‘发动机’功能” 。 黄劲松表示 , 在不少医疗发达国家 , 类似的人工心脏的手术量已经超过了心脏移植的数量 。 而人工心脏植入后的患者平均生存期 , 并不比心脏移植短 。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带芯的人工心脏运用在三类场景
常规心脏移植后 , 需要花费不菲的终身抗排异药物、破坏患者免疫功能 , 而植入“人工心脏”的一大优势还在于不用抗排异 , 不损害患者自有的免疫功能 。 “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 , 并定期做好随访就好 。 ”黄劲松表示 。
蔡女士植入的“人工心脏” , 又称为“心室辅助装置” , 实际上是在患者原有的心脏里植入一个“泵” , 直接将心脏里的血液泵入主动脉 , 供应人体全身的需要 , 让“报废”的心室得到休息 。 这个人工心脏有一根泵线从腹部伸出来 , 连接体外的控制器持续供电 。
人工心脏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 , 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 。 此次手术中被植入的Corheart 6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由广东企业自主研发 , 是一款能够长期植入的超小型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 。 它的泵体直径仅34毫米、厚度仅26毫米、重量仅90克 。 采用磁悬浮控制模式 , 产品运行过程中 , 叶轮与腔体任何部位均没有接触 , 减小了溶血的风险 , 减低产生血栓的风险 , 为患者带来优秀的心脏功能支持和血液保护 。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相关测试以及临床数据显示 , 该左心室辅助装置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