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朗诵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朗诵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朗诵,李清照如梦令知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2、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4、【注释】①如梦令:词牌名 。
5、②雨疏风骤(zhòu):雨点稀疏 , 风声急骤 。
6、③浓睡:沉睡 。
7、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
8、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
9、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红花少 。
10、【译文】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 。
11、试问卷帘的侍女 , 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
12、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 , 红花却已凋零 。
13、【品评】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 。
14、清晨女诗人从沉睡中醒来 , 还带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 。
15、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侍女回答:海棠还和昨天一样 。
16、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的粗心 , 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过一夜风雨 , 现在应该是绿叶多红花少啊 。
17、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的痛惜、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
18、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 , 非常传神 。
19、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两首著名的《如梦令》词 。
20、它们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位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誉为“两颗罕见的明珠” 。
21、①《昨夜雨疏风骤》乃其中之一 。
22、原词如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2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2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据文献记载,此词一出,便立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
25、同时代人胡仔就很赞赏它,尤其是当中的“绿肥红瘦”一句,说“此语甚奇” 。
26、②稍后的陈郁对此句更是备加推崇,说“天下称之” 。
27、③此后,历代的文人、读者对该词也都一直赞赏不绝 。
28、对于其中的“卷帘人”,自古以来,人们都一致认为:它指的是“侍女”,鲜有二义 。
29、虽然最先主此说的人如今已难考证,但可以肯定,至少在明代,此说便已盛行 。
30、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印的《诗余画谱》中,有一张依该词词意而作的绘画 。
31、画中即已明确地将卷帘人画成了一个侍女 。
32、④近几年出版的各种有关李清照诗词赏析的论著,也几乎都持这种“侍女”说,极少例外 。
33、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女主人公与其侍女之间“凝炼的对话,曲折地抒写了惜花的心情” 。
34、⑤本文认为,将“卷帘人”肯定为“侍女”,似乎有点不妥 。
35、首先,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就已有“才女”之称,其高超的艺术修养是不容怀疑的 。
36、同代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
37、因此,用“绿肥红瘦”这样极富独创性的词语,在侍女面前表露自己的惜花之情,恐怕连她自己都会觉得索然寡味的 。
38、其次,持“侍女”说,则该词必然会被理解为一首“惜花”之作 。
39、可“绿肥红瘦”一句,虽然“语甚奇”,“天下称之”,但细细想来,实际上确是“造语虽工,然非大雅”,⑥雕琢的痕迹依然可见 。
40、读后该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很容易是“绿肥红瘦”的奇特,而非花残叶茂的伤感 。
41、因此,从一般作者的创作心理来看,若真有很深的惜花之情,是不会用此等语句的 。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朗诵】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