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王贵强:解决封控区群众就医最后一米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

据中国网 , 4月6日下午3时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有采访人员提问 , 近期网友反映 , 一些重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特殊医疗需求人员面临住院难或者断药的风险 , 请问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封控区等居民其他重大疾病的救治诊疗工作?如何缓解群众到医疗机构就诊“最后一米”难题?
【疫情|王贵强:解决封控区群众就医最后一米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回应 , 首先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 , 疫情防控和基本的医疗救治两方面都非常重要 , 不可或缺 。 我们一直强调在疫情防控的状态下要解决公众在正常的诊疗需求 , 尤其是重危患者的救治 。 疫情聚集期间 , 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看病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 并且采取一系列手段保证这些病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在这里联防联控机制强调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相应的要求 , 一方面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医院病房以及妇产科要有相应的应急区域或者缓冲病区 , 就是解决这些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重危患者的救治问题 。 第二方面 , 要求各地要统计孕产妇、透析人群、放化疗人群的基本底数 , 把本底摸清楚 , 建立台账 , 使这些病人得到有效跟踪随访 , 需要救治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 对慢行长期用药患者要安排就近的医疗机构给予相应药物处方 , 包括一些慢性病 , 建议结合病情可以延长到12周的处方 , 并提供上门送药服务 。 对于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用药问题要有健康咨询、心理咨询 , 包括慢性病的咨询问诊工作 , 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优势 , 解决百姓足不出户的日常看病需求 。
王贵强表示 , 看病“最后一米”的问题 , 这里有两个问题 , 一个是出小区、进医院 , 所谓的“一出一进” , 这里需要多部门的联动机制 , 配合120等急救机构 , 使120急救等便民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发挥作用 。 第二方面 , 运输过程中能够妥善安排交通工具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 。 在这两方面需要各方面协调 , 必要时征用政府车辆、志愿者的车辆 , 来保证点对点的接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