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留声机】上海医生日采核酸上千人:如果我“下手重了”,还希望得到您的理解( 二 )


疫情发生后 , 我们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护培训 。 在疫情爆发前 , 很多医护人员没有传染病专科的工作经验 , 对传染病的职业防护和感控都没有实战经验 , 比如防护服的穿脱、如何保持手卫生等 。 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培训 , 只有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工作 。
采样|【留声机】上海医生日采核酸上千人:如果我“下手重了”,还希望得到您的理解
文章图片

感控医生在对环境进行采样
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有1500余人 , 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排班 , 想要把人员集中起来培训 , 光是协调就要花很大功夫 , 有时一个科室要分成好几批才能培训完 。 此外 , 还有后勤、保洁、安保等第三方人员 , 共1000人左右 , 也要一一培训 。 任务最多的时候 , 一个星期培训就进行了20多场 , 我们感控医生示范穿戴防护服不下百余次 , 但是依然得在每一次示教过程中一丝不苟 , 不能错过一个细节 , 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个人学得到位 。
当突发情况发生 , 除了第一时间落实对相关人员的追踪、管控外 。 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环境的采样和消杀 。 大敌当前 , 我们科室的所有人都冲在第一线 , 任何任务出现大家都踊跃报名 , 没有退缩 , 让我感受到了力量 。 每天我们完成巨大的工作量 , 回到办公室倒头就能睡着 , 也就顾不上害怕了 。
如果我下手重了 , 请理解
从3月中旬开始 , 上海疫情吃紧 , 需要进行核酸采样的居民点越来越多 。 我们医院也组成了一支600人的采样队伍 , 都是大家自愿报名、义务工作 , 我也是其中一员 。
还记得第一次外出采样那天 , 我们早晨5点就起床了 , 吃过早饭 , 整理好物资后就赶往居民点 。 每2人一队 , 医生、护士各1人 , 和我搭档的是一位00后小姑娘 。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外出采样 , 所以心情难免紧张 。 但同行的小姑娘看起来却很轻松 。 原来 , 她去年参加工作以后就先后去过浦东机场、隔离点和临时采样点进行采样工作 , 所以别看她年纪小 , 她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了 。 看着她规范的操作、麻利的动作 , 我也定了定神 , 努力跟上她的节奏 。 一上午我们2个人就采了1000多人 , 居委的工作人员说 , 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快的核酸采样 。
采样|【留声机】上海医生日采核酸上千人:如果我“下手重了”,还希望得到您的理解
文章图片

高其乐在居民点进行核酸采样
不过 , 下午的采样还是出了一点“小意外” 。 因为我们用的“20混1”的采样管 , 由于志愿者交接时没有衔接好 , 导致有一个人没有扫码就采样了 , 我们直到做到第3管时才发现人数和样本对不上 。 有人提议 , 就这样送检 , 如果前3管核酸异常 , 再让这60人复核 , 如果没问题就算了 。 可我们觉得 , 如果出了问题再复核 , 一来一回又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跟病毒赛跑 ,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
于是 , 在所有人进行完核酸采样后 , 我们又一一打电话给前面60个人 , 让他们再下楼重新做一次采样 。 有人骂骂咧咧 , 极不情愿 , 我们就耐心地向他道歉、解释 , 终于获得了大家的理解 , 顺利地完成了采样 。
其实 , 在一线工作 , 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 。 现在疫情形势严峻 , 核酸采样工作量巨大 , 还是想请大家多给予一线工作的医护、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些理解 。
每一句肯定、每一句感谢 , 都会让被防护服憋得快晕过去的我们感到一丝慰藉 。 但有时还是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 比如就有人投诉我们采样的医生下手太重 , 导致他回去头痛 。 其实这并没有科学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