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注音:shì zhě rú sī fú ,bù shě zhòu yè 。
2、夫(fú):〈书〉①指示词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生活中如何运用】3、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②代词 。
4、他:使夫往而学焉 。
5、③助词 。
6、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 。
7、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8、夫(fū):①丈夫 。
9、②成年男子 。
10、③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
11、④旧时指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 。
12、}二、出处:子在川上 ,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3、”夫,音扶 。
14、舍,上声 。
15、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 。
16、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 。
17、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 。
18、程子曰:“此道体也 。
19、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 , 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 。
20、是以君子法之 , 自强不息 。
21、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 。
22、”又曰:“自汉以来 , 儒者皆不识此义 。
23、此见圣人之心 , 纯亦不已也 。
24、纯亦不已,乃天德也 。
25、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 。
26、”愚按: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 。
27、论语《子罕》篇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28、不舍昼夜 。
29、」这里的逝字 , 汉儒注 , 以及尔雅、说文,都当往字讲,而往字依古注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既往 , 一是前往 。
30、依照既往解,则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 , 依照前往解,则逝字就是前进的意思 。
31、两者都有根据,究竟以何者为是,颇难推敲,这就要在字句以外寻绎了 。
32、三、注释: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
33、②斯:这里指“川” , 即河水 。
34、 ③舍:停四、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
35、”时光如流水 , 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
36、五、解析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 。
37、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 。
38、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 , 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 , 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 。
39、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 。
40、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 。
41、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 。
42、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 。
43、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 。
44、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有,无一不是逝者 , 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 , 便不会流回来 。
45、所以李太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 。
46、」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 , 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
47、」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
48、圣人一言,含有多义,读经虽依注解把经文字句读通 , 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须广泛思维言外之意 。
49、孔门大贤子贡曾经推崇颜子闻一知十,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 。
50、我们普通人 , 不敢与颜子相比,但也不可以闻一只知一,应当思齐于子贡 。
51、例如我们读悉这逝者的意义,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权力财富,都如流水 , 一纵即逝,只好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这就是闻一知一之咎 。
52、此处逝者所指的是万有现象 , 而非本体 。
53、万象有生来灭去种种情形,本体则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54、」读经如果不是闻一只知其一 , 便须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只要追求到一点讯息,便能茅塞顿开 , 眼前呈现的宇宙人生,别是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读经的乐趣 。
55、经文的字句义理虽通,仍然未到止境,这只是知道学理而已 。
56、知理之后,必须依理去实行,不行不得真知 。
57、例如已知逝与不逝之理 , 便须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但求不逝的本体 。
58、得其本体,亲见不生不灭之境,才算是真知 。
59、假使尚有贪心 , 起念与人争名夺利,便是放不下,严格说来,实未通经 , 应当反省 , 一切贪心妄念起时,当即克制,这就是「克念作圣 。
60、」读经不希望作圣则已,希圣就应当如此用功.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